融资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疫情,让富人更富了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哪个医院看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1015/b5u05td.html

人只要足够富有,似乎任何情况下都会变得更富有。

哪怕是在一场全球性瘟疫背景下,同样如此。

瑞银和普华永道研究的重点,是这个世界上的最有钱的人。近日它们联合发布的年度报告叫《穿越风暴》(RidingTheStorm),听上去极其气势磅礴。

所谓“风暴”,是指令人闻风丧胆的新冠肺炎疫情。

研究发现,在风暴肆虐最盛的时期,也即今年4月至7月的4个月里,亿万富翁兜里的钱压根没有受到冲击,反而赚得个盆满钵满。

研究者明显被吓了一跳,他们在报告中,不断用“历史新高”与“财富激增”来描摹亿万富翁们人数和财富总量的变化。

比如,在这灾难深重的4个月里:

1、全球亿万富翁的财富总量激增30%,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远超年8.9万亿美元的峰值。2、全球亿万富翁人数达到新高。其中,美国仍是全球亿万富豪最多的国家。中国大陆亿万富豪增至人,创下历史新高,总财富激增41%。

中国大陆亿万富豪在-年间的数据统计,在年增至人,创下历史新高

这组数据毫不费力地呈现出全世界超级富豪们在疫情中的财富免疫力,这显然和我们的想像太不一样了。

看上去,富豪们仿佛天生打了一种“神奇疫苗”,病毒对他们毫发未伤,相反是让他们的个人资产上演了一场乘风破浪。

到底怎么一回事?

忙碌的富豪

在印度,疫情让许多底层人民数年的奋斗收入,瞬间化为泡影。

在美国,因疫情导致的裁员潮,失业者排起越来越长的长龙,申请越来越多的救济金。

疾病、致命、停工、借贷、转行、失业、破产、沦落为新赤贫阶层,是多数人和疫情与之绑定的关联词汇。

10月8日,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戴口罩的行人从街头走过

但悲情故事,与充满金钱的世界关系并不大。

无论是疫情的封闭期,还是全球经济逐步摆脱疫情的阴霾期,富豪们的动作并没有变得保守,反而都在为资产忙碌。

比如,印度首富安巴尼积极为旗下科技项目融资奔走,成功说服美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通用大西洋公司,将向印度信实实业集团科技部门Jio平台注资约8.7亿美元。

比如,在斩仓航空股之后,股神巴菲特押宝新能源,拟投资10亿美元的太阳能发电厂项目正式获批,希望打一个业绩翻身仗。

结果如何呢?印证了那句话,富豪的财富即便蒸发掉,也会重新下雨选择性流入某些池子。

如前文所述,新鲜出炉的亿万富翁报告基于针对43个国家和经济体的多名超级富豪,进行深入调研,再一次证实了财富的马太效应。

福布斯的数据也展现了相同结论。今年3月中旬至5月中旬,福布斯榜单上多位美国亿万富豪的总资产,猛增了亿美元。

其中美国排名前五的亿万富翁贝索斯,比尔·盖茨(BillGates),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巴菲特(WarrenBuffett)和埃里森(LarryEllison)的财富总额增长了亿美元

这种现象还颠覆了经济历史学家的常识。

长期以来,大流行病与大规模动员战争、变革性革命、国家失败,一起被视作能对降低收入和贫富差距起到矫正作用的“四种暴力”。

它们最直接地影响是劳动力供给的变化。比如病毒杀死了劳动者,劳动力稀缺,价格自然上涨。而富豪的土地和其他资产并未受到损害,其收益自然下降,结果就是收入分配趋于更加平等。

然而,从目前来看,年的这场新冠肺炎同样被定义为大流行病,但它却导致全世界的贫富差距加大。

有人说,是由于没有导致大规模的死亡事件,劳动力供给没有太大变化。但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钱流去了哪里

荷包里的钱,被疫情的风暴裹挟,忽上忽下。

所谓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为躲避被风暴卷走,人人都有避险需求,富豪也一样。

有钱人的钱,同样严格遵循“吸引力法则”。说得通俗点,哪里安全,钱就流向那里。

停掉一些实业投资,这是第一步。简单来说,暂不考虑将钱流入那些有潜力但还未上市的企业,即使你是优质的。

对那些超级富豪来说,过去,我可以当天使投资人,等待、陪伴一个潜力股成长。等到它发育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实现资本增值,个人财富实现增加。

但现在,疫情成为变量,它会左右大面积企业的命运。在你的企业能不能挺过风暴还说不清的情况下,为规避个人财富缩水,我需要将这笔开支放在更加保险的地方。

越是大额的钱,越是聪明。它们总能最先洞察到资产价格和外在约束之间的此消彼长,从而快速行动,抢购资产。这个规律在过去几年,一直都屡试不爽。

房子,是多数富豪首选的避险资产。

不用多说,全球都一样。年美国的房屋销售中位数比年同比增长了15%,并在疫情蔓延后的5、6月开始非常火爆;8月份的英国房价,也创了历史记录。

年美国的房屋销售中位数比年同比增长了15%,并在疫情蔓延后的5、6月开始非常火爆(数据来源:REDFIN)

除了房子外,另一个富豪钟情的避险资产,就是金融资产。比如,把钱砸进股市。

而富豪的个人财富,主要就是根据他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值的变化来衡量的。

如果说年哪类股票坐上了“顺风火箭”,大伙都能够脱口而出:医疗保健行业。

医药界的“神雕侠侣”,孙飘扬和钟慧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作为恒瑞医药的董事长和翰森制药的董事长,他们夫妇二人的名字最近就频繁出现在富豪榜单的前列,而他曾是个技术宅、她曾是名化学老师。

医疗之外,还有科技。在瑞银和普华永道的亿万富翁报告里也点明了这一点,投资这两个行业的亿万富翁的财富增幅,远超其他领域。

投资医疗和科技领域的亿万富翁的财富增幅,远超其他领域(数据来源:Ridingthestorm)

就这一点而言,胡润也说,疫情以来最大的两个赢家是扎根电商行业的两个互联网新贵,亚马逊的贝索斯和拼多多的黄峥。

这两人的财富都呈现出“耐克标志”式的增长,分别增长了亿元和亿元,且几乎都来自今年4月和5月这两个月。

再看看曾背负了6亿元债务的罗永浩,也能明白。

老罗前不久在脱口秀中高调宣布,自己已还清了4亿债务,还要拍一部还债历程纪录片《真还传》。电商直播功不可没。

有概念的金融资产,才可以吸引资金——医疗是疫情中火起来的大热门,科技则永远是大热门——富豪们深谙其道。

当然,也不是所有富豪都如此激进,同样有人相信“现金为王”。

5-7月美国经济重启触发美股大幅反弹期间,花旗银行调研了位个人平均财富超过3亿美元的顶尖富豪。其中,约23%的富豪通过减持股票,以降低杠杆投资力度。29%受访者则借机逢高减持资产,将现金占比调高至20%以上。

事实上,早在年亚洲金融危机、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年次贷危机爆发期间,顶尖富豪都是这么干的,如今面对疫情的冲击,只是如法炮制。

大放水是富人的福利?

钱,会不会流入各种各样的避险资产、会不会增加钱袋的重量,看上去似乎是富豪的个人选择。

但不可忽视的一个大前提,是疫情之下的大环境——美元的量化宽松,驱动了全球货币大放水。

最显眼的是3月份美联储的行为。

3月16日起,来了两次非常规降息。

仅约一周后,3月24日,又放出大招,无限量QE。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8月27日宣布对长期目标和货币政策策略声明进行更新,将寻求实现2%的平均通胀率长期目标

从3月份放水以来到9月底,美联储的总资产已经从3.5万亿美元涨到了7万亿美元,意味着翻了一番。

美元,是其他国家货币的一种“外部约束”。简单说,如果美元不放水,你的货币放水了,那么你的货币就会贬值。

而当发钞国美联储大规模放水,则会对非发钞国,特别是那些本币绑定或部分绑定美元的经济体,带来强大的外溢效应。从本质上讲,一下子就打破了全球各国央行和银行系统大放水的“美元约束”。

为拯救经济,全球各国陆续走上了货币宽松之路。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AlanRuskin统计过一个数据,在疫情于欧美大规模爆发后的6周时间里,十国集团(G10),包括比利时、荷兰、加拿大、瑞典、法国、瑞士、德国、英国、意大利、美国和日本,它们的央行已将其资产负债表扩大到了2.7万亿美元。

数据来源:DeutscheBank,BloombergFinanceLP,Datastream

2.7万亿美元什么概念?与英国或法国一年的GDP总量相当。

看上去一个“不差钱”的社会正在到来,但其本质却可能制造了一个更大的泡沫,来托起原有的泡沫。

一个有趣的截面是今年4月份,“全球最大不良资产买家”橡树资本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为计划募资的亿美元不良信贷投资基金,积极呐喊。

在他看来,美联储的救市措施不足以改变信贷市场资产恶化的趋势,一旦美联储不可避免地撤离,不良资产爆发所释放的压力将席卷信贷市场。

在各国央行中,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张最为迅猛,其扩张量占全球央行总量的2/3(数据来源:DeutscheBank,BloombergFinanceLP,Datastream)

一般来说,各国央行放水后,钱流进银行,银行则主要通过放贷将钱流入市场。银行放贷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抵押贷,一是信用贷。

事实上,这两种形式都是同一个意思——本身资产越多的人,越能获得贷款,并且此刻是低息贷款。那么请问,谁的资产多?

从短期来看,其连锁反应就是,富豪们从银行贷到更多钱,热钱流入楼市、股市等,投资却没有相应增加。

资本稀缺,没有钱的企业则不能投资、生产,获得利润,这就导致企业员工得不到高薪酬。

而人们失业、找不到工作,就导致劳动力供应过剩,劳动的价值下降,贫富差距加大。

如果说新冠疫情是风暴,裹挟世界急速变化,其背后就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结构性变化,包括财富。

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所谓“人生赢家”。

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病毒无法摧毁人生向上的原动力,但“人生赢家”最终会遏制经济的活力。

那么,现在,我们希望这些“人生赢家”在股市套现、资产激增后,把拿到手的钱,既不要囤积房子,也不要资本外逃,而是重振那些实体事业。

作者

南风窗高级记者何子维

编辑

李少威

排版

SHAN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