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首批注册制企业上市,标志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全面落地。注册制改革意味着市场制度及运行会更加注重信息披露与监管,逐步完善市场化、法治化进程。
然而,由于创业板股票在实行注册制改革后,在上市规则、交易规则、退市规则等方面与其它板块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叠加融资融券业务的杠杆效应,市场的股价波动风险可能会有所增加。
基于此,认为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可能会通过涨跌幅、信息透明度以及投资者情绪这几个方面对融资融券影响创业板市场及个股股价波动的作用产生一定的调节效应。
01涨跌幅调整
我国的涨跌停制度始于年12月,这一交易制度的设立初衷类同融资融券,是为了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体系,通过人为的有限干预降低市场股价的大幅波动。
然而,年股灾的出现却使得人们对这一制度的有效性产生了质疑。涨跌幅限制对于市场的影响可以从正负两个方面来看。从正面影响来看,涨跌幅限制通过建立价格约束机制为市场的运行提供了保护机制。
在股价波幅过大时对股价的限制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时间去搜集市场信息、理性评估现状,减少市场中的噪声交易,避免投者非理性极端交易行为的发生。从负面影响来看,由于涨跌幅限制的存在,不能为市场上股价的变化提供充分的反应时间,导致股票价格的变化延续到下一个交易日,使其股价波动需要经历较长时间后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产生了波动性溢出效应。
此外,涨跌幅的不合理限制还会导致价格发现延迟、流动性受限现象的出现,影响投资者理性参与市场,进一步导致股价波动性增加。因此,在市场上放宽涨跌幅限制呼声渐起以及我国资本市场渐趋完善成熟的情况下,在创业板此次的注册制改革中,将上市首日5个交易日后的涨跌幅限制由10%调整为了20%。
创业板涨跌幅限制的这一调整会在短期内加大市场的股价波动,叠加两融交易的杠杆效应,可能会放大融资融券加剧股价波动的作用或减小融资融券抑制股价波动的作用。
但是,考虑到在创业板实行20%的涨跌幅限制之前,科创板已试点注册制并以20%的涨跌幅限制运行,且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步速平稳,投资者对此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因此,涨跌幅限制调整对融资融券作用发挥的影响可能不会很大,且从长期来看,这一调整会使市场朝着更加稳健、成熟的方向发展。
02信息透明度
融资融券交易通过引入卖空机制为认为股票价格高于其内在价值的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渠道,也使得市场上的利空信息能够得到有效的传递,提高股票定价效率,降低股价的大幅波动。
这说明了信息的有效传递对于市场平稳运行的重要性。在创业板进行注册制改革后,审核机关不对发行人进行价值判断,转而强调信息披露的核心地位,要求提高市场透明度和真实性,由投资者自主进行价值判断。
在这一背景下,创业板市场能够实现高效运行,使得股票价格较快地回归稳定。同时,尽管没有专业团队,利空信息也能够很快地传递到散户投资者的手中,有利于增加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业务的积极性,改善我国两融交易不发达的局面,使其抑制股价波动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03投资者情绪
融资融券的“强杠杆、弱风险对冲”特征会助涨投资者情绪,而投资者情绪又会加剧市场波动性。此外,融资融券交易能够分别增加、降低投资者情绪,进而影响市场的股价波动。
目前来看,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能够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对投资者情绪产生影响,进而加大融资融券影响投资者情绪的效应,继而作用于股价波动。一方面,注册制改革意味着我国市场制度建设的完善和市场环境的宽松。
前者能够增强投资者对我国资本市场的信心,后者意味着市场上能够给予投资者的投资机会增多,两者都会提高投资者参与市场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注册制改革在增加市场包容性的同时也提高了信息披露要求并增强了监管力度,这使得市场能够自由发挥其优胜劣汰的作用,加快劣质企业的出清力度,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促使其加大投资力度。
因此,初步设想,上述两方面的影响在叠加了两融交易的杠杆作用后,会在注册制改革进行的短期内影响市场稳定、加剧股价波动。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并不直接对融资融券交易产生影响,而是通过涨跌幅调整、信息透明度、投资者情绪三个方面影响创业板融资融券的力度、环境和参与主体来发挥其调节融资融券影响股价波动的作用。
然而,考虑到影响股价波动的因素有很多且市场和不同个股的股价波动受融资融券影响的情况也可能会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