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解析数字普惠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 [复制链接]

1#

前言

尽管也有学者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是否能否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提出疑问,如Harrison、Mollick对网络众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表示怀疑,廖理和张伟强则认为网络借贷中的信息不对称性可能更为严重,难以解决借贷市场上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

但更多的研究表明,数字技术的金融应用具有不可否认的普惠价值,也确实改变了金融市场上的资金配置行为,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具有积极的作用。

巴曙松最早提出了大数据的应用可以破解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瓶颈问题,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Agarwal和Hauswald对网络借贷的研究认为,与传统融资方式相比,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网络借贷审核较为宽松,从而可以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

谢平和邹传伟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表明,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能够大大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加工能力,从而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

Borello等对欧洲初创和小微企业的网络众筹平台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众筹平台对融资模式和组织结构的创新探索其对传统融资方式的替代效果。黄子健和王龑构建了互联网金融三部门信贷理论模型,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悖论提供了思路。

而基于Anderson的―长尾理论,王馨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外部经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三重效应改变了金融供给曲线的―臂弯‖状态,使得金融资源得以更加合理的配置到包括中小微企业在内的各类经济主体。

事实上,搜寻成本和网络效应共同影响了企业融资行为,对比商业银行和互联网借贷平台的搜寻成本可以发现,互联网借贷平台具备搜寻成本低而网络效应大的优势,对中小微企业来说具有更大的融资渠道价值。

贾军和邢乐成基于金融制度边界视角分析了信息通信技术扩散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认为信息通信技术扩散可以直接缓解融资约束且效果显著,而通过提升区域金融包容性,数字通信技术也可以间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

Hau等利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对蚂蚁金服为小微商户提供的贷款研究发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施的贷款风控模型在帮助小微企业摆脱融资困境的同时也能很好的进行风险管理,并显著提升了小微企业的经营业绩。

王丽辉利用博弈论方法,构建了金融科技创新中投资方与中小企业间一次完备信息与多次完全信息的博弈模型,认为金融科技创新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了信息不对称,从而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途径。黄益平和黄卓则认为,中国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更好的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并对其具体机制进行了研究。

谢绚丽的研究表明,数字金融不仅对成长中的中小企业融资有帮助,而且通过不发达地区金融服务的覆盖和较低成本的融资成本等机制帮助创业企业跨越资金约束门槛,从而有助于创业活动。

结语

除了有助于创业活动,数字金融对融资约束的缓解还促使中小企业提升了创新水平,且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也存在异质性,例如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这种缓解作用更加明显,而较好的制度环境也有利于这种缓解作用的发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