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院就诊体验 [复制链接]

1#
年10月24日,妈妈给我打电话,说买菜途中胸口不舒服、手发抖,人很难受,让我医院看心脏比较好。妈妈之前也感觉过心脏不舒服,医院问诊过,也背过24小时动态监测心脏的仪器——Holter,监测结果是一天早搏次数+。由于每次问诊都匆匆忙忙,因为后面有人排队等着,外面走廊等待的人群也是黑压压的一片,这些病人,医生们都要在半天或一天内全部看完,毫不夸张地说,妈妈每次就诊基本都是等待2小时,就诊2分钟。这次,我意识到问题有点严重了,需要尽快找到问题所在,如果自己找,无非就是度娘,医院,再挂专家号。就这样,也不一定马上就能排上想看的医生,医院的内分泌科,别说专家号,普通号也要等待至少两周时间。心内科的专家,估计也是如此,能分配给妈妈的就诊的时间也和宝山的差不多。基于10月份,我刚成为友邦保险的高端医疗客户,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打通了公司客服的电话,说明了是我母亲的需求,能否帮忙找一家专医院。没有其他目的,我只想安安静静地找个医生帮我们确诊下,有问题详细解答下。医院,估计很多朋友第一印象都是——贵!比如和睦家,挂号费都是上千的。医院是可以用社保的,比如金桥专门看骨科和康复的——医院,还有这次公司推荐给我的——医院。医院预约之后,周五上午9医院。医院的整体环境,都让我们感觉非常舒服,不像市区内的新华、华山、中山、医院,从进大门开始就人满为患,哪里都是人。医院停车位充足还免费,医院大门口是喷泉池,进入后,即是五星酒店的感觉。预检之后,挂号处没有人挤人,只有我们一个,挂号费我以为要几百,没想到走了社保后,自己只付了10+元!我承认当时有被惊吓到。后面才了解到,医院为了照顾就医患者的体验,不仅有预约,也根据不同时间段,对挂号费有不同时间的定价。如果你的家里正好有老人心脏不好的,完全可以在周一或周五的时候去,安安静静地享受一次就医体验,最重要的还是把病看好。医院简介如下,是由国内非常知名的*连医院。给我们看的是复旦大学毕业的*士轩博士,医院从医,师从国内著名心内科院士——葛均波。我们把之前的Holter结果给*医生看了,也把最近的不适和他说了。医生经过详细地询问,建议我妈要开始服用倍他乐克,能有效降低早搏的症状,对于母亲用药的疑惑和担忧,*医生也一次又一次的耐心解答,有的问题老人家出于不放心,问了不止一次,医生也是从发病原理讲到治疗方案,无创的、微创的、介入的,非常详尽。介于我妈妈是在买菜动态状态下感觉身体不适,医生建议我们做个运动状态下的心脏监测,之前,我在得到app的“给忙碌者的心脏学课”中知道这个检测方法,也问了下费用,块,就算全自费也是可以接受的。于是,当天就预约了进行这项检查,母亲先是在问诊处的一楼做了心电图,显示一切正常。之后我们坐电梯去了二楼的动态检测室。医院里,我能将母亲放心地交给nice的护士小姐姐,我自己则可以坐在外面安静地喝杯咖啡,这个医院无法想象,那里我们只想着快点走、快点排队、快点到我、快点回家;而这里,一切都不紧不慢,让我想起梁静茹的歌——慢慢来,比较快!用在就医体验上也同样如此。检测结果出来,呈阳性。*医生给我们解读后,建议后续做个造影,具体判断一下,因为这个报告呈阳性意味着心脏有供血不足的迹象。问过了大致需要的时间和费用,*医生也说,如果不方便来这边,这份报告医院就诊询问的。我评估了下时间和就诊环境,还是决定就在德达做后续的检查,于是预约了10月29日入院、30日上午造影手术,检查后根据妈妈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如何处理。第一次门诊结束啦,整个问诊、检查和配药的费用,加起来自费刚出头。回程的路上,妈妈一直在说,没来之前以为你被人骗了,来了之后才发现,原来就医还有这样一种选择,真的太舒服了。没隔几天,10月29日周二,医院,因为上次医生开了入院单,直接去办入院手续就可以。办公人员根据我们的病情和时间,收了预付款元。我们带着一些手续到了5楼病房,这里的病房不叫病房哦,叫客房。门口有小哥哥全天候把守,把控进出人员。这里的护工不叫护工,都叫大叔。医院对患者的考虑,尽量减轻患者和家属的焦虑情绪。整个走廊通透明亮,妈妈住的是二人间,大门很有质感,里面已经有一位病人入住了。后来聊天后知道,他们从长春过来,因为是先天性的,需要做个微创手术,没想到的是,这位隔壁病床上的姐姐也是得到的重度用户,最近我们都在追董梅老师的“讲透红楼梦”课程,非常投缘。医院的病房比公立的好太多太多,从病床、床头柜到家属的皮沙发、浴巾浴袍,还有卫生间,都是五星级的标准。医生、护士相继来过之后,就有小哥哥送来了午餐。之前父亲生病时,医院待了10年,那边都是老阿姨推着车,嘴里挨个喊:“xx床,出来打饭~~~”像极了解放前,和现代都市的调调一点都不匹配~~这里,患者吃的配餐,餐标很适合,口味清淡、品类可口、装盘用心。我也在楼下的自助餐厅解决了我的午餐,40块,主餐之后有咖啡、有水果,餐厅环境也很棒,不用到处觅食~~第一天入院主要是一些常规检查,每次都有大叔过来带路,即使我不在妈妈身边,也相当放心。第二天上午做了造影手术,也是大叔来推的,有专门的就诊通道,等待的档口,护士姐姐也会贴心地让我陪着母亲,也大致和我交代手术的过程、妈妈的状态以及手术的时间。整个造影检查也就用了30分钟不到,其间,医生让我进入办公室,跟我分析了母亲的血管检查结果,果不其然,有一根血管已经狭窄,大约50%~60%。医生说,装支架很方便,大概30分钟就装好,但现在根据我母亲的综合情况,他们不建议现在就装,目前以服药控制为主,如果后续出现不适症状,要尽快就近就医,当然,如果有时间也愿意,来德达也可以。我觉得医生非常实在。下午是动脉释压,期间午餐、晚餐都是小哥送到房间,老妈打了麻药,睡了好一会。16:30,护士通知我去办出院手续,这次就医总共花了+,医保差不多走掉50%,自己付了左右,还是很值得的。晚上19:30,最后一次释压结束,回家~~总体来说,第一次带老母亲去医院的就诊经历印象非常好,我妈自己也会介绍舅舅等来这里看心脏,不得不说,医院,不如自己身体健康,行走在自然间要幸福~如果说有遗憾的地方,那就是没在确诊前给老妈做好高端医疗的保障,医疗资源相当重要啊~~此篇给家中或身边需要心内科就诊的朋友们参考,如果三甲排不上队或体验不好,这是另一个选择~~晓燕读财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