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红雷对专题报告繁荣的起点并非沸腾的年 [复制链接]

1#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张红雷,这两天找到了周金涛先生于年发表于长江证券报的题为《繁荣的起点并非沸腾的年代》-繁荣起点论的进一步拓展的原版资料,并对其进行了复盘思考。周金涛先生以其神乎其神的经济预测,让其名声享誉业内。那么这一切的预测,又是如何得来的,判断的逻辑,依据又是什么,以及其预测是否又真的如世人传播的那样神乎其神,我也是怀着众多的疑问,来对这份报告进行了复盘。当然由于能力水平,思考力水平的问题,本人并不敢保证能够准确理解周金涛先生所表达的意思,本文仅仅以笔者的认知视角谈一谈对于本报告的理解,并且将本报告完整的复制在本文当中,本文因篇幅有限,故而将报告当中引用的图文资料进行删除,除此之外,为保证原作者分析的逻辑性,本人不对原报告当中的任何字,词,句,以及符号等做出任何修改,以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周金涛先生所表达的意思,如任何读者有需要此文档,本人可无偿提供,另外本报告撰写于年,故所有的分析,推理,都应以年的时间点为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逻辑

报告中主要是以康波周期作为理论依据结合对过去美国经济史以及日本经济史进行复盘,发现在所有经济体的经济发展规律中,出现大繁荣的情况总是存在众多的相似之处,在此基础下,以当时的世界经济发展背景以及中国的发展背景为基础进行周期性的逻辑推演,推演的顺序依次为,长周期--嵌套中周期--寻找相同规律--逻辑推演

出现大繁荣的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都是发生在长波周期的衰退阶段,中周期的繁荣阶段。所伴随的是经济体当中新旧动能的交替,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都是出现在工业化中后期,经济体量足够强大,并且随着新经济亮点不断出现,乐观主义者蔓延,财富效应显现,会逐渐造就虚拟经济的大繁荣。

结论

中国股市将在年代迎来首次大繁荣,而推动此次大繁荣出现的因素将是由中国本土市场主导的一次科技革命或是能源革命。

复盘分析

繁荣的基础

作者虽然声称繁荣的基础是建立在工业化中后期,一国经济真正的崛起只后,伴随经济新亮点的出现,财富效应的出现,投资者信心提高,从而推动虚拟经济的繁荣出现。但我认为这只是这一场繁荣的果,并不是因,之所以能够在工业化中后期出现繁荣,是因为工业化中后期的经济发展阶段,当一个经济体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时候,那也就意味着以实体经济投资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即将出现增长乏力的情况。由于资本的逐利特性,在工业化初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逐渐提高,带来实体经济领域财富效应的显现,产业资本将逐渐向实体经济开始转移,但是当产业资本蜂拥而入,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市场主体增多,市场会出现饱和,此时,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会逐渐降低,并且随着市场饱和,市场上的竞争将进入白热化的阶段,这一阶段会伴随大量的市场出清,这种情况下,已经不单单是投资回报率降低的问题,而是投资风险会成倍的提高。这时会提高资本避险的需求,同时当大环境整体面临巨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任何的经济亮点都会吸引资本的目光,但是风险又是真实存在,所以,流动性强大的证券市场将成为首要选择。此为其一。

其二,从经济发展视角来看,当一个经济体的实体经济出现饱和,无法再通过投资来带动经济发展的时候,除了通过科技创新以及提高资本市场占GDP的比重,提高国民财产性收入一此来对实体经济形成反哺之外,别无他法,也就是说当经济发展到这一步时,伴随新生经济亮点的出现,虚拟经济的繁荣就成为必然。这一点我们现在已经从美股长期的牛市当中得到证实。美股的长期牛市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实体经济增长乏力,而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的新亮点,同时美股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创造出财富效应,这进一步提高投资者的信心,从而为长期牛市打下基础,而投资者获得的超额收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需求的提高。这是其二。

其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当实体经济逐渐饱和,造成生产力过剩,资本过剩的局面,而此时天量的货币将面临一个方向性的选择问题,此时伴随股市的扩容提质,财富效应的出现,毫无疑问股市将成为货币的最佳选择,此时股市将承接蓄水池以及财富再分配的作用。

本轮股市繁荣的本质

其实本次股市繁荣的本质,其实是一次产业资本,社会居民财富的大转移以及再分配的过程,由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转移,由旧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的过程。这一点从我们近期资本市场的一系列改革制度当中已经看到,不管是扩大资本市场的开放步伐,还是注册制的改革,科创板的推出,以及引导居民财富向资本市场转移,这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原因很简单,就如我说的,当实体经济出现饱和,贫富差距逐渐扩大,那么除了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以股市继续创造财富之外,别无他法,尤其是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天量的货币总不能全部跑到社会上吧,毕竟那样的后果我想任何一个人都承受不起。

以下为报告原文

繁荣的起点并非沸腾的年代

▍一国经济的真正崛起是造就大繁荣的基础

通过研读《新美国经济史》、《非理性繁荣》、《泡沫经济学》、《华尔街博弈》等著作,我们发现成熟经济体的首次虚拟经济大繁荣,均是在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大幅增长并且综合实力大幅增强的情况下出现的,一如美国沸腾的年代和日本的年代。这究竟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必然逻辑。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最核心的问题是要搞清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决定关系。

在去年年底的年度策略报告《中国虚拟经济的繁荣与泡沫》中,我们已经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作了一个梳理。这里我们想补充的一点是,虚拟经济领域的大繁荣本质上是一国经济崛起的体现。也就是说,只有实体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之后,整体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同时经济虚拟化也已经逐步展开,财富效应使得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反作用更加明显的情况下,才能出现虚拟经济的大繁荣。回顾美国的年代和日本的年代,无不是其整体经济实力有了质的飞跃之后才发生的。

以美国为例,正是19世纪中后期重化工业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为其后期的股市大繁荣埋下了伏笔。美国自年进入了重化工业时代,制造业发展迅速,《新美国经济史(下)》第页写到“…在年并且甚至在年,美国工业产值落后于英国、法国并且可能也有德国。但是,到年,美国工业产值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高。一站前夕,美国工业产值是其三个最大竞争对手——英、法、德——的总和。”此时,虽然美国经济已经取得高速增长,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已经跃升为第一,但是美国的真正崛起却是在一战以后。远离战场的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瞬间由年欠款约37亿美元的债务国变成年月外贷近亿美元的债权国,并在年代不情愿地成为了世界的领导者。

我们认为,美国一战后的真正崛起是孕育股市大繁荣的内在基础。美国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前二十年,尚未成熟的华尔街市场也是跌宕起伏,经历了多次的繁荣与萧条,但是年代的首次虚拟经济大繁荣最终却是建立美国经济真正崛起的基础上,并受到多种因素或条件的制约才爆发出来的。

▍证券市场大繁荣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前面我们想要表达的观点是,证券市场大繁荣的出现有一个重要基础,那就是一国实体经济的大发展,或者说一国经济的真正崛起。但是当一国经济真正崛起以后,证券市场何时会大繁荣,还需要多种因素或条件的配合。根据我们对主要国家证券市场大繁荣的历史考察,我们发现虚拟经济大繁荣的出现有三个前提条件,它们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首先需要实体经济的配合,也就是说实体经济必须有亮点出现;其次这种实体经济的增长通过投资者信心的增强,导致乐观主义的蔓延;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条件是虚拟经济的财富效应要足够明显,也就是说证券市场的繁荣需要反作用于实体经济,对实体经济形成新的支撑,这也是我们前期所说的虚拟经济化解实体动态无效的一种体现。

·新的经济亮点

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博弈的过程中,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起到决定作用,因此虚拟经济大繁荣的爆发首先实体经济出现新的经济亮点,这种亮点可能出现在长周期衰退期内中周期繁荣阶段,这一阶段,由于实体经济总体趋势是衰退的,微观主体更加强调创新,这会导致中周期繁荣的出现,从而放大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对第二点形成支撑。

年代美国经济呈现出的众多经济亮点,成为美国股市走向大繁荣的催化剂。首先电力开始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年,美国制造业中55%的能源来至于电力,到了年这一比重提高到了82%。其次,电力的广泛使用也使得电器产品得以广泛应用。在年代初期还鲜为人知的电器产品,例如收音机、电冰箱、吸尘器等,到了年代末开始大量进入普通家庭。第三,汽车消费时代的到来也成为经济中的新亮点。分期付款方式的引入也为普通居民购买汽车提供了便利,年约5%的家庭贷款买车,到了年约四分之一的家庭购买了汽车,其中一半多是贷款买车。而汽车工业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不仅体现在汽车制造本身,而且体现在与汽车相关的行业,例如,炼油、公路等。此外,电力和汽车的普及也使得20世纪的20年代成为美国一个主要的建筑兴旺时期。

上面描述的是美国经济年代的繁荣图景,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使用和汽车消费时代的到来形成了经济中最大的经济亮点,促使年代美国的制造业生产率以超速速度在增长。我们认为这是促使美国在年代乐观主义蔓延,并爆发证券市场大繁荣的主导因素。

·乐观主义蔓延

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亮点往往会使得投资者的乐观主义情绪开始蔓延,这是我们所强调的虚拟经济产生大繁荣的第二个条件。我们认为,乐观主义氛围是连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纽带,促使实体经济的新亮点迅速为证券市场所反应。新的经济亮点出现以后,难以评估的预期收益在乐观情绪的支配下往往会出现高估,从而出现所谓的资产价格泡沫。在美国沸腾的年代很多公司采用了新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因此其预期收益很难根据过去的经验评估,在乐观的情绪下,很容易出现高估的倾向。作为对照,可以看出,在当时属于“传统产业”的铁道公司,由于采用的是众所周知的技术,能够产生比较稳定的股息,所以泡沫较小。如同《非理性繁荣》一书所述,美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四次乐观主义(如下表),每次都由此引发出一波证券市场大繁荣。

我们再看日本的情况也是如此,日本重化工业时期是在至年代,而日本虚拟经济的首次大繁荣却出现在年代,并于年代达到顶峰。回顾日本年代可以发现,当时日元正处于大幅升值之中,日本经济地位也上升为全球第二、政治地位也有了显著提升,全体国民都沉浸在幸福和骄傲之中,充分说明日本经当时弥漫着乐观主义气氛,虚拟经济爆发大繁荣也就有了现实的条件。

·财富效应显现

与前面两个条件不同的是,第三个条件构成反向循环,它要求财富效应必须足够强,市场不能被边缘化,否则股市的繁荣由于没有反馈效应,失去了持续上涨的基础。股市的上涨,带来投资收益的提高,最终反过来刺激消费,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使得原有的实体经济支撑虚拟经济的单项循环变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支撑的双向循环,在某种程度上促使虚拟经济繁荣更加持久。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实体与虚拟的博弈机制中的重要一环。

下面这张表是IMF对财富效应的一项研究结果,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深化,“财富效应”在多数国家呈现上升的趋势。第二,总体来看,包含住宅和股票的“财富效应”在“市场主导型”国家明显大于“银行主导型”国家。毫无疑问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是属于银行主导型国家,股市的财富效应远远弱于房地产的财富效应。股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没有房地产那么明显,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仍需要较长时间来培育足够的股票效应,才能够迎接股市大繁荣。

如果按照上述三个前提条件来考量目前的中国A股市场,显然中国股市走向大繁荣还是任重道远,在中国经济中周期回落趋势下,实体经济增长找不到太多新的经济亮点,这限制了乐观主义的蔓延,同时虚拟化程度较低的中国股市的财富效应也并不明显,这些都决定了中国股市还仅仅是处于大繁荣的起点阶段,与美国20世纪初或日本年代存在更多的相似性。

中国的证券市场大繁荣:年代?

上一个章节的谈论我们已经证实了中国仅仅是繁荣的起点阶段,还远没有到能爆发大繁荣的年代,但是大繁荣究竟何时会出现,这本身一件相当难以预测的事,我们这里也仅仅是做这样一种尝试,我们相信分析的逻辑可能比结果更加重要。在这里我们的预测更多的是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出现,因为经济周期决定着实体经济的运行轨迹,而实体经济的大发展又决定虚拟经济的演进脉络,所以我们坚信经济周期对预测虚拟经济大繁荣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意义。

▍经济周期与证券市场大繁荣

经济周期是在实体经济呈现规律性运动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研究经济周期与证券市场大繁荣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就是研究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在我们寻找虚拟经济大繁荣的过程中,惊奇地发现虚拟经济的运行轨迹与实体经济有着极强的关联性,证券市场大繁荣往往会长波周期的衰退期出现。

如上图4和图5,英国在年代的上半期爆发出了首次证券市场大繁荣,一个世纪以后,美国进入沸腾的年代,也爆发了美国证券史上首次大繁荣。由于虚拟化程度的限制,英国当时的繁荣程度远远不及美国年代的大繁荣,但是它们的本质是一致的,都出现在长波经济周期的衰退期。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雅各布.范杜因的长波周期理论得到验证。

那么为什么大繁荣往往会在长波周期的衰退期出现呢?我们认为,长波周期的衰退期本身就是实体经济陷入动态无效,而虚拟经济开始起到平滑作用的重要阶段。所以,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表现来看,虚拟经济的繁荣对实体经济起到了反向刺激作用,使得实体经济在长波周期的衰退期依然出现一波中周期繁荣。这种衰退期内出现的中周期繁荣又进一步激发了投资者的乐观主义蔓延,推动虚拟经济出现泡沫式大繁荣。当然长波衰退最终是不可避免的,当中周期繁荣不可持续的时候,投资者预期的逆转会导致泡沫的崩溃,进而导致实体经济由衰退走向萧条。这就是虚拟经济大繁荣通常在经济长波周期的衰退期产生的最大逻辑。

▍下一次证券市场大繁荣:中国,年代?

·为什么会是年代

前面我们已经论证了长波周期的衰退期往往会产生虚拟经济大繁荣,但是雅各布.范杜因划定的长波经济周期并没有对第五波长波周期有明确的预测,因此如果要寻找下一次证券市场大繁荣的话,我们首先就需要对第五波长波周期进行划分,以判断第五波长波周期究竟何时进入衰退期。

对于这个问题不少学者都有所研究,其中陈漓高在《技术进步与经济波动》一文中将第五波长波周期的繁荣期划定为-年,但是我们认为,第五波长波周期的繁荣期更可能是-年,而衰退期将在-年。做出这判断依据主要有两点:一、经济数据证实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仍处于繁荣阶段。-年间世界经济平均看来仍然是处于高速增长之中,而且世界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也预计,全球经济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其中美国的经济增长年以前仍可望保持3.3%以上的增速,这些都说明第五波长波周期的繁荣期远没有在年结束。二、经验表明长波周期中的繁荣期应该可以持续20年左右。回顾前四博长波周期(如表3),繁荣期都持续了20年左右,我们有理由相信第五波长波周期繁荣的结束点将是在年左右,而不是年。

如果这种推论是正确的话,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猜想,年代或将爆发一波新的虚拟经济大繁荣,而由于第五波长周期的中心国可能已经由美国转移到中国,那么这一阶段或许将是中国的股市大繁荣阶段,而且随着这波大繁荣的到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将达到顶峰。

·为什么会是中国

如同19世纪是属于英国的、20世纪是属于美国的,很多人都认为21世纪将是属于中国的。这就意味着中国将在第五波长波周期中必然会扮演中心国的角色。事实上,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分析也符合对世界长波周期的判断。按照一般国家工业化需要20年计算,中国本轮的高速经济增长将可持续到左右,这会带动世界经济保持强劲增长。湖北大学一项课题研究《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与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提出中国需要利用第五波长波周期的上升期的契机抓紧发展,我们的想法刚好相反,如果我们肯定中国经济是第五波长波周期的中心国,那么支撑世界经济上升的必将是中国经济,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而言是“因”而不是“果”。

在年度策略专题《繁荣的起点》中,我们已经指出中国的现在与日本的年代有着太多的相似,从而中国未来证券市场大繁荣的产生过程也将与日本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在这里,我们需要补充的是,中国的证券市场大繁荣可能将远远超过日本年代的大繁荣,就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第五波长波周期的中心国,而日本经济虽然在20世纪后半期崛起,但是它始终没有取代美国成为长波周期的主导国。

我们认为,今后20多年内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将是促使中国股市出现大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绝不是最关键因素。中国本土出现的新的技术革命或者能源革命或将是主导下一次证券市场大繁荣的核心因素。未来从未来过,在这里我们尚不能完全描绘出未来30年内中国经济的繁荣图景,但是我们坚信中国在应对人民币升值和能源危机面前所爆发出的巨大潜力,将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出现新的经济亮点的关键。正如我们前面论述的那样,经济亮点的出现才能够点燃下一次的证券市场大繁荣。到那个时候,有了繁荣起点阶段的制度完善和虚拟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爆发于中国的首次证券市场大繁荣将会超越日本年代的大繁荣。

繁荣起点的中国市场:扩容是主基调

前面我们之所以花了较长篇幅论证大繁荣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以及中国何时会出现大繁荣,无非是为了澄清一个观点:中国股市的大繁荣可能需要在15年以后才会出现,而目前我们仍然处在大繁荣的起点阶段。这一观点有助于我们时刻保持一份理性,在市场上涨时不会高呼伟大的时代,在市场下跌也不会悲叹熊市的到来。在大繁荣的起点阶段,我们对行情的性质有清醒的认识。

▍扩容是繁荣起点阶段的基本特征

就中国市场而言,扩容将是繁荣起点阶段的基本特征。中国股市的财富效应还相当缺乏,这就要求经济虚拟化程度必须不断提高,便于股市尽早走出边缘化的状态。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来看,当实体经济取得较快的发展以后,会催生虚拟经济部门的快速发展。中国股市目前一系列的制度完善和即将开始的大扩容,就是在前期中国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展开的。实际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结构的变化,也催生了美国金融市场的结构变动,美林等现代投资银行的成立、华尔街帝国的崛起都标志着美国逐步由银行主导型国家向市场主导型国家转变,这也符合实体经济虚拟化的发展方向。

国外有学者专门对比过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证券化率(股票总市值占GDP比例),结果如下图5所示,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证券化比例越高,20世纪末高收入国家的证券化率已经超过1,而低收入国家仍然在0.2以下徘徊。从不同国家证券化率的对比来看(表4),大繁荣的产生与证券化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美国在年第一波大牛市中的证券化率为0.75,为20世纪上半期的最高点,到年的又一波大牛市中,证券化率才上升到1.52。相反,德国的证券化率一直较高,其股市也是不温不火,并没有出现日本年代的大繁荣。

与收入水平较高的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目前的证券化率仍然是偏低的。年轻的中国股市在年以前的繁荣,导致年证券化率达到接近60%的高峰,但在此之后随着股市的下滑,证券化比率持续降低,目前为止证券化比率不到20%,这充分说明中国经济的虚拟化程度是相当低的。如此滞后的资本市场绝不可能产生足够的财富效应。正因为此,市场的扩容将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基调,所以,在市场的大幅扩容中,我们很难相信市场会出现泡沫化的过程。优胜劣汰将是市场运行的主要方式。所以,在繁荣的起点阶段,尤其需要理性。

·市场扩容的真正含义

对于一个新兴市场来说,扩容是培育财富效应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这种扩容的真正含义可能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传统意义上的显性扩容,即新老划断后再融资和IPO,另一方面可以界定为隐性扩容,主要表现为上市公司越来越多的并购重组、资产注入等行为。

目前大多研究市场扩容的报告集中在再融资和IPO这一方面,市场对这种显性扩容也是爱恨交加,既担心扩容对市场资金形成的压力,又希望从新股热潮中分一杯羹。相反隐性扩容,如央企的整体上市,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等隐性扩容却成为市场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些企业行为的出现迅速地改变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未来业绩的预期,从而在估值水平没有任何改变的情况下,公司股价得以迅速提升,最终市场的扩容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不知不觉中的完成。

仔细阅读《新美国经济史》就可以发现,美国在至年间爆发了第一次并购浪潮。在这七年中,美国的工业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家最大的公司规模增长了%,并控制了全国工业资本的40%。这次以横向并购为主的浪潮推动了美国工业化的发展,并为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垄断利润。其中最突出的是华尔街的杰出代表摩根在年组建了合众国钢铁公司,这使得人们长久以来的将众多分散的钢铁企业合并为若干大企业的愿望最终得以实现,使相当多的人认为新的“利益共同时代”已经到来,这也极大刺激了投资者的乐观主义情绪,为后期的大繁荣埋下了种子。

扩容背景下的中国市场:估值修正的过程

明确了繁荣起点的中国市场将以扩容作为主基调之后,我们就能对行情的演进脉络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在繁荣的起点阶段,股价的上涨不是依靠估值推动,而更多的是来自多样化的企业行为。

▍繁荣起点期的股价上涨不能依靠估值推动

在一个以不断扩容为主基调的市场中,我们就不得不思考扩容对市场意味着什么,我们能从中把握什么机会。大繁荣的起点阶段,股价的上涨绝不是依靠不断抬高行业或公司的估值水平,实际上美国在年-年,即年代的大繁荣爆发的前期,市场的估值水平是从高位不断向下调整的,直至年市盈率降至4.8倍才开始反转,创下迄今无法逾越的历史最低纪录。所以,如果我们明确了我们尚处于繁荣的初级阶段,那么我们就不能对估值水平的盲目提升抱有太大期望,产生泡沫的最根本的因素是投资者的预期,或者叫投资者信心,而这种信心本质上是由人的心理因素所决定的。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繁荣的起点阶段,经济基本面并不能带来乐观气氛的蔓延,人们绝不会对持续攀升的股价不产生动摇。

扩容意味着更多能代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公司进入到股市中来。扩容所补充的新鲜血液将是股价提升的基础。比如就银行业而言,如果中国股市不引入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这样的中国银行业巨头,股市是无法真正分享中国经济高增长过程中银行业的成长收益的。所以,现在对中国股市而言,大盘蓝筹的上市或许对市场资金的供求产生短期冲击,但是长期而言,市场的扩容最终必将使得中国资本市场的融资结构与中国经济的发展结构相一致,从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之间互动关系将变得更为协调,这正是产生大繁荣所必需的。

·估值水平将在市场扩容中逐步修正

中国目前这样一个起点阶段,整体的估值水平与美国年代类似,估值水平相对较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股市作为一个仅有十多年历史的新兴市场,其证券类金融产品的稀缺造就了市场的高溢价。随着扩容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品种变得不再稀缺,这必然带来估值水平的向下修正,基本面开始变为支撑股价的唯一有效的基础。中国股市的估值水平在年的繁荣中出现最高点,自此以后市场的市盈率水平整体来讲,是不断向下修正,年一季度末市盈率水平高达60倍之后,整体水平稳步下滑。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这种估值水平的持续修正何时会截至,就目前情况看,我们还看不到这种修正完全终止的意味。从当前的短周期反弹接近尾声的判断来看,估值水平更没有理由过度攀升。

而且需要澄清的是,以股权分置改革为主体的制度变革带来的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趋同只是起到了对估值体系的正常修复,并不是导致估值水平上升的原因。估值水平必将在扩容中得以进一步修正,相反股价的提升却可能依靠扩容后的基本面改善得以实现。至于制度创新或者说制度跳跃对市场的影响,后文将作进一步探讨。我们相信在当前中国经济虚拟化刚刚起步的阶段,市场的活跃程度将不断提高,但是证券市场的繁荣往往是以大幅波动为特征,决不是一往无前式的大繁荣,也不可能产生太多的估值泡沫。同时,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以及全球市场也对中国股市的繁荣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繁荣起点的机遇所在:企业行为和制度创新

以上是我们对繁荣起点论的进一步澄清,我们并非想要说明中国股市没有机会,我们只是强调,中国的证券市场大繁荣尚未到来,我们需要在市场的繁荣过程中时刻保持理性。这也是我们半年度策略主题“繁荣与理性”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带着这份理性,我们认为下半年市场的投资机会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微观层面的企业行为,二是制度层面的产品创新。其中,企业行为既包括外科手术式的并购重组,也包括内科调理式的自主创新,前者短期内见效快,后者长期更显中坚企业风采,两者都带来公司基本面的改善,从而为股价上升提供坚实基础。

▍企业行为与中国证券市场大繁荣

对于企业行为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