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小企业对我国的经济非常重要,却融资困难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白癜风的中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

在我国经济转型、全球疫情冲击、国际政治形势错综复杂的多重背景下,稳定经济发展成为时代命题。中小企业在产品和服务、就业、税收、技术方面为我国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严重阻碍了其长远发展。

而伴随着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金融应运而生并展现出强大的普惠效果,覆盖更广泛的中小用户从而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创新金融模式满足“长尾”企业个性化的融资需求,去中介化有效减少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的重要程度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突发的疫情冲击以及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局势的多重背景下,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以充分发挥内需潜力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

中小企业贡献了全国八成的就业、七成的专利发明、六成的GDP和五成的税收,是扩大内需的主力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而一方面,小微企业作为中小微企业的主体,占中小微企业数量的的98.7%,但大量的小微企业止步于初创期却无法成为中型企业,存在“消失的中型企业”现象。

另一方面,与美国和日本中小企业8年和12年的平均寿命相比,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有3年左右,如何实现我国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难题。

国务院研究中心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调查显示,近七成企业认为资金不足时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融资约束是制约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同时,据全国工商联所公布的《-小微融资状况报告》统计,受疫情冲击,高达20.5%的受访小微企业面临现金难题,而其中96%的融资需求群体资金需求仅在百万以下,但据年人民银行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发放的单户万一下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仅占全部企业贷款的2%。

我国的“麦克米伦缺口”长期存在,中小企业的经济贡献度与中小企业赖以依存的金融机构资金支持力度存在较大差距。在此背景下,使金融资源向中小企业的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金融应运而生并为中小企业打破融资限制开破了新的途径。

相较于“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等概念,数字金融含义更为广泛,数字金融是包括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等主体利用数字技术为融资者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能够有效满足中小企业“金额少、时间短、频率高”的融资需求并为其提供更广泛的金融服务。

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突破时空限制,通过有效联系众多移动终端,为数字金融的发展提供广泛的资金来源,展现出巨大的普惠特征。

另一方面,数字金融依托数字技术实现海量数据的获取、客户需求的精准识别、风险的智能防控,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因财务数据不健全、银企信息不对称而被传统金融体系排斥的问题。

数字金融在我国数字经济的沃土上实现了高速发展,不仅诞生出如京东数科、陆金所等一大批优秀的中国金融科技公司,年更是以G20杭州峰会的主席国身份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

目前,中国已然成为引领全球数字金融发展的风向标,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难题提供了新的契机。

二、中小企业长期融资困难

年,由国家信息中心和国务院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等机构的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约80%的中小企业在一年之内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满足他们自身的融资需要。

超六成的中小企业甚至无法筹集到一至三年期的贷款,在受访企业群体中即便能获得贷款,也有超80%的中小企业表示这些贷款并不能完全满足其需求,中小企业陷入严重的融资困境,其中贷款难题成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桎梏。

实隔十五年,年底,我国银行业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也仅占全部企业贷款的37.8%,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成为中小企业的长期梦魇,其贷款压力仍未得到有效缓解。

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相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有3年左右,比美国的中小企业少了5年,比日本的中小企业少了有9年之久,我国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现实难题。

但是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报告的统计,截至年末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数量的99.8%,占所有企业吸纳就业人数的79.4%,为经济社会创业活动和就业人数做出了突出贡献,对比来说中小企业的经济贡献程度却与其长期面临的融资困境存在巨大的现实矛盾。

三、传统融资渠道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要求

企业融资按照融资渠道的不同,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其中外部融资又可根据资金供给者在融资过程中有无中介参与进一步的划分为有中介参与的间接融资以及与之相对的直接融资两种外部融资方式。

分企业规模来看:首先,相较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在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民间融资和内部融资方式的比例要显著高于大型企业,而股票和债券融资要远低于大型企业。

其次,就中小企业自身而言,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在资金来源中占比约为91%左右,是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四、以抵押方式为主的银行贷款渠道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相较于股票和债券融资的“高门槛”、“复杂的审批流程”等限制,中小企业更青睐于间接融资方式,据统计金融机构贷款约占中小企业全部资金来源的91%,成为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由于传统融资渠道较为依赖企业财务信息,而中小企业自身财务信息相对不完善,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信息鸿沟”,进而造成了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根本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因此银行在贷款过程中对中小企业存在一定的“歧视”。

据《中国金融年鉴》统,截止到年年末,大型企业获取银行贷款多以信用形式获取,其中信用贷款占比49.3%,而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则主要依赖抵押贷款,分别占银行贷款余额的48.4%和53.2%。这种贷款“歧视”现象使得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过程中面临一定的融资约束: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本身规模较小造成可供抵押的资产数量和质量都具有一定的限制使使得大部分中小企业无法满足抵押贷款条件。

另一方面,相对于无抵押贷款而言,抵押贷款需要办理更多的抵押登记手续,存在放款速度慢的问题,从而无法满足中小企业“急”的融资需求。

五、较高的股票融资门槛使得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我国中小企业的股票融资渠道从历史上来看有中小板、新三板、创业板和科创板四种渠道:年深交所单独划分出中小板到十五年年后年上交所在主板市场单独设立出科创板为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型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我国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服务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体系。

而年4月6日中小板正式实施合并纳入深交所主板之中,自此中小板淡出历史舞台。目前中小企业可通过创业板、科创板和新三板三种渠道进行股票融资尽管从年中小板设立至今,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股票融资渠道为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

但从不同渠道所服务的中小企业数量来看,截止到年12月31日,四种股票融资渠道供却仅服务了家企业,同比下降8.6%,较年复合增长率也仅有个位数的6.63%。

造成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数量增速缓慢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从上市要求上来看,中小板、创业板对财务的严格要求让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其次,而从投资门槛来看,科创板和新三板对投资者日均金融资产不低于“万”“50万”等较高的投资门槛要求将绝大多数投资者排除在外。

因此,股票融资渠道不能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六、集合债的高门槛和私募债的高成本将多数中小企业排除在外

相较于股票融资而言,债券融资在财务上具有诸多优势,一方面,各国税法准予股息在税前支付的规定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税盾作用”;另一方面,债券的发行并不会带来股权的稀释,因此受到更多企业的青睐。

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会选择以私募债券或集合债券的形式来进行债券融资: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一般由某个政府部门作为牵头人,由多个中小企业构成集合发债主体所发行的债券。

一般而言,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使用统一的债券名称,并且由资质卓越的第三方来提供统一的担保,从而实现债券的信用增级,能够缓解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低”的融资约束难题。

经国务院批准,年11月14日深圳20家企业联合发行总额为10亿元的“年深圳市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成为全国第一只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实现了中小企业发行债券的历史性突破。

然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展至今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银监会于年出台了“禁止银行对企业债券等融资项目担保行为”来避免金融系统性风险造成集合债的担保难题。

其次,各地对集合债“净资产达万”“连续净利润增长10%”“近3年连续销售增长20%”造成中小企业的准入难题。集合债的诸多问题使得中小企业并不能通过公开的集合发债方式来缓解融资约束难题。

总结

面对中小企业所面临的一系列融资难的问题,我们要看到并了解这些问题的本质,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同时也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