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在室外感觉就快烧起来了。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医生精神最紧张的时候,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值班医师从7月17日入伏开始,几乎每天收到急性心肌梗死的的患者。
“很多人以为夏天得心脏病的几率少,其实,大热大冷,心脏都容易出问题。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最多,而最热的‘三伏天’则‘第二多’,特别是不少患者以为夏天血管舒张,可以不吃药,发生心梗的事件更为恶性,致死率更高。”浙江省人民心血管内科主任助理丁亚辉副主任医师说。
上救护车后心跳都停5次
7月28日周六,医院的心血管内医院争分夺秒,救下了一位心梗患者的命。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利宏主任医师说,“这个病实在凶,患者上救护车后心脏都停跳了5次,死神来一次,我们救一次,坚决不放弃。”
患者是德清人,姓张,58岁,男性。那天早上,老张吃完早饭在家里扫地收拾,家务大约做了半个小时,早上9点,他突然感到胸部闷痛,好像有人捂住胸口,而且越来越重,流汗不止。
老张躺在床上喘粗气,家人赶紧把他送到了附近的德清三院急诊科。医生立刻给老张做了心电图,立即呼叫心血管内科会诊。医院的心血管内科主任张恒和正在德清三院坐诊的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利宏主任医师。
检查结果出来,专家们考虑老张是大面积的前壁心肌梗死,风险极高,建议立即转医院做急诊冠脉介入手术开通闭塞的血管。
老张上救护车,大家考虑从德清到杭州,开的快不过1个小时的路程,谁知道,救护车开了一半又折回来——老张心脏停跳了两次!张恒超主任和王利宏主任提出,还是要积极转运,患者如果不积极处理,只能“等死”。为了保障路上安全,医院派一位心血管内科医生随车转送。果然,再次出发的路上,老张的心脏又停跳3次,心血管内科医生和急救医生轮流除颤和连续心肺复苏,总算都救回来了。
“
丁亚辉副主任医师说,心肌梗死急性发作时,最要紧的开通血管,一般是植入支架撑开血管或者药物溶栓。如果没有真正开通血管,老张这样心肌梗死的患者可能一直发生“室颤”,心脏收缩功能紊乱,心脏随时停止跳动。
”
老张终于救回来了,他老婆觉得奇怪:“老张不到六十,年纪不大,平时没有冠心病和高血压,这次的心梗怎么来的这么凶?我自己有高血压,网上说,夏天高血压患者血压会下降,可以不吃药。我就没有吃。夏天应该心脏病患者少呀!”
夏天是心梗最容易发作的季节之一
心肌梗死发作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痛得“大叫一声”
老张的主刀医生丁亚辉副主任医师说,老张的心梗可能和血管内斑块破裂相关,属于急性发作,平时没有心脏病的人,也可能发生。“大家以为夏天心血管患者少,其实,夏天这样的患者非常多。”丁亚辉副主任医师翻出心血管内科的病历记录,从7月15日至29日,医院心血管内科急诊门诊收治了近二十位急性心梗患者,每天都有一两位。
“大家以为夏天心血管患者少,其实,夏天这样的患者非常多。”丁亚辉副主任医师翻出心血管内科的病历记录,从7月15日至29日,医院心血管内科急诊门诊收治了近二十位急性心梗患者,每天都有一两位。
“医学界猜测,夏季心梗高发的原因是,天气炎热,容易出汗,如果饮水少会造成血黏度升高,使周围血管扩张、内脏血管管再分配减少、心脏负荷增加,合并冠脉血管病变,由此导致心梗发生。”
还有,有些患者贪凉,从外面回来马上闯入很冷的空调房,或者冲冷水澡、猛灌冰饮料,都会诱发冠状动脉反射性痉挛,血管收缩,心肌供血减少,导致心梗。此外,天气燥热,人体处于压力较大的环境中,情绪容易激动,身体超负荷,也容易发生不良事件。
老张救回来了,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医生护士蛮开心,丁亚辉副主任医师也讲了一些抢救失败的病例。“医院,医生再怎么抢救也没有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患者送来太迟了。”
“主要大家没有意识到患者是突发心梗,并不是所有心梗发作都是像电视上演的‘捂着胸口大叫一声’。”
典型心梗症状是胸痛、胸闷,还有20%~30%的不典型患者,乏力、呼吸不畅、恶心呕吐、腹泻甚至牙痛,都可能是心梗发作。
“夏天,心梗高发,如果一旦不舒服,怀疑是心梗,千万及时呼叫救护车,不要拖,不要熬。如果病情严重,不要自己开车,路程上可能病情急剧加重。时间晚了,心梗患者就救不回来了。”
夏天不要随意停药
真正需要调整药量的患者不足10%
“夏天心血管意外高发,一方面是天气的原因,还有些患者纯粹是被网上的‘谣言’害了。”丁亚辉副主任医师说,“网上特别是朋友圈来历不明的‘健康提醒’很多,其中和当下有关的一条是:三伏天,心血病患者不用吃相关药物。”谣言的依据是“夏天血管热胀冷缩”,所以血压会自然下降,再吃降压药,就变成低血压了。
美国等西方国家有研究,虽然夏天天热,但是高血压患者夏天和冬天的血压没有明显差异,患者不要想当然停药。如果要调整药量,也要在医生的评估下逐渐调整。如果一下子停药,血压可能会再飚上去。
丁亚辉副主任医师说,从门诊实际情况来看,夏天需要减少药量的患者,不足10%,绝大部分不能调整药量。如果患者监测血压,发现服药后有“低血压”(血压低于90/60mmHg),可以每天早晚两次记录测量血压,测量一周以后把记录带到门诊,请医生评估后再调整药物。
擅自停药的后果很严重,昨天有媒体报道,医院上周急诊科一晚上接诊了三位心肌梗死患者,都因为擅自停药导致突发病症,最后不幸去世。
高温天反而要多备药物。平时有心脏疾病的患者,不要在中午前后外出活动,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或速效救心丸等药物,及时补充水份,立即半卧休息。情况严重的话,立即呼叫救护车。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内科技术力量雄厚,科研设备先进,综合实力居省内领先水平,具有鲜明的临床特色。主要治疗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是浙江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是浙江省内唯一的国家卫生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培训基地。浙江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蚌埠医学院等医学院校研究生培养基地。前任主任屈百鸣教授是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主任委员,在国内率先提出心房扑动消融理论,开创了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扑动的先河,现任主任王利宏教授是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入选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均在省内外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主要治疗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以心血管病介入诊疗为特色,是国内最早引进先进的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Ensite)医院之一,开创了国内三维电生理标测指导射频消融的先河,在无X射线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专家介绍
王利宏
医院心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大内科教研室主任,杭州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内科学教研室主任,浙江省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负责人,中国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基地负责人,浙江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蚌埠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担任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脏学会理事、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副主任委员、移动医疗学组组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绿色电生理联盟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兼秘书。入选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在心血管病研究领域具有很深的造诣,尤其是在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等发病机制及相关治疗方面,其中在冠心病心肌缺血保护机制研究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已20余年,擅长各种心脏介入手术,尤其是各种复杂心律失常的介入手术,是国家卫生部心脏介入手术培训导师,是浙江省内最早开展三维标测下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的术者之一,是浙江省内仅有的采用三维标测下冷冻消融技术成功治疗希氏束旁旁道的两名术者之一。在无X射线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已主刀完成各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冷冻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包括ICD、CRT、CRT-D)、左心耳封堵术和先心病、冠心病介入手术等数千例。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名医馆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
车贤达
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心脏介入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年浙江大学硕士毕业,年获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浙江省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委员。从事心血管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三十年。曾到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和日本研修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技术。主要从事冠心病支架的介入治疗、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安装、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等介入治疗,已完成各种心脏介入手术余例。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四上午
名医馆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
丁亚辉
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现供职于医院心血管内科。兼任医院天台分院心血管内科业务主任。担任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康复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青年委员。现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擅长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肌炎等诊治和处理,尤其擅长使用心血管介入技术诊治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心血管危重疾病,有超过例的心血管介入手术经验。熟悉心血管内科急危重症抢救技术,抢救成功率高。曾赴美国St.JosephHospital进修学习冠脉介入诊疗技术。目前主持卫生厅课题一项,参与卫生厅和科技厅课题多项,在Medicine、Oncotarget、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国内外期刊杂志发表文章10余篇。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
来源: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