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泻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融资挺多研发太少,3年亏损12亿的臻和 [复制链接]

1#

本文系深潜atom第篇原创作品

癌症很可怕,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我国在年,出现了万例癌症新发,万死亡。对于癌症来说,病期发现越早,疗效越好。以早期胃癌来看,术后5年生存率为90%以上,而晚期胃癌不足20%。如此大规模的癌症新发人群,急需对癌症进行早发现和早治疗。

精准医疗,毫无疑问成为了当今发现早期癌症的重要工具。《“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均将癌症等“重点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健康管理”和居家场景的体外诊断作为鼓励的重点领域。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强烈的政策支持下,肿瘤精准检测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当中。臻和科技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并研发了多款肿瘤精准检测产品。

年9月26日,臻和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表,拟赴港上市。在此之前,港交所曾表明要增设一个新的章节,以满足产品商业化尚处于早期阶段的大型科技公司上市融资的需求。毫无疑问,臻和科技是硬科技的核心代表。不过,作为肿瘤NGS行业的代表,臻和科技的市场动作将会对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01

上市或是无奈之举

年成立于北京的臻和科技,在分子检测的全流程展开了自主研发研发的道路,并且在早期检测、治疗选择及复发监测三个癌症治疗业务领域组建了丰富完整的产品及服务组合。此外,臻和科技也在微小残留病灶(MRD)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于年11月推出中国首个用于肺癌的MRD检测服务GenecastMRD–Lung。

招股书显示,臻和科技已拥有涵盖二十多种癌症类型的20项商业化产品及服务,另有18项在研管线产品及服务,其中有12项为在研IVD(体外诊断)产品,包括预期于年上市的泛癌种产品臻速安,及预期最快于年上市的泛癌种产品臻全安。

△商业化产品和服务

人口老龄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伴随而来的是大健康产品的强烈需求。迫切的现实需求促使肿瘤分子诊断及检测行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臻和科技便是这一需求下催生的新势力。

在过去十年,基因检测技术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并且已经展开了比较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数据显示,年,我国肿瘤分子诊断及检测潜在市场总额约为亿元,预计于年将增至亿元。数据显示,臻和科技在年基于NGS的癌症预后及监测的市场份额高达36.8%,排名第一。

年到年上半年,臻和科技营收分别达到了3.04亿元、3.93亿元和2.07亿元,同比增长率均超过了20%。不过,受制于销售及营销、研发等经营开支增加,臻和科技与众多友商一样,并未实现盈利,对应同期亏损分别为5.8亿元、4.1亿元、1.9亿元。

△营收和亏损

在技术和营收增速的助力下,臻和科技已经成为了资本市场的宠儿。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成立8年来,臻和科技已经完成了7轮融资,融资总额高达18.7亿元。其中E轮融资更是高达12.3亿人民币。

尽管融资顺利且规模很高,但臻和科技却有很高的负债率,截至年6月底,其负债净额高达18.2亿。同期内,臻和科技的资产总值仅为10.25亿人民币。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4.4亿,高负债率或将影响其现金流。

当前,燃石医学是臻和科技最好的对标企业,截至年6月,燃石医学总负债4.29亿,总资产18.61亿。不过截至美东时间10月19日,燃石医学在美股的最新市值,只有2.2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6.1亿元。然而,臻和科技上一轮估值高达52.30亿元,即便臻和科技安全登陆港交所,也需要面临市值管理的难题。或许,上市也是臻和科技的无奈之举。

02

行不行和能不能

对于一个新兴领域,资本是毋庸置疑的助推器,但对于臻和科技来说,研发和销售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公司发展的核心。

研发上,经过了8年的探索,臻和科技涵盖二十多种癌症类型的20项商业化产品及服务,服务范围覆盖早期检测、治疗选择及复发监测三个癌症治疗业务领域。年到年前半年,臻和科技的研发支出分别为1.37亿元、1.76亿元及1.02亿元人民币。在头部企业中,并不占据明显优势,甚至落后很多友商。

业务上,针对临床特点,臻和科技开发了IVD和LDT两条业务线。年到年前半年,臻和科技销售及营销支出分别为1.87亿元、2.53亿和1.28亿元人民币。销售及营销投入占收入比例在业界属于较低水平。

招股书显示,目前臻和科技IVD和LDT(临床实验室自建项目)两条业务线,共有17个商业化的产品线与3个解决方案,其中IVD商业化产品仅有一款用于結直腸癌检测的GenecastIVD–KNBP。IVD与LDT产品线相差悬殊的主要原因在于——合规。

△产品明细

LDT医院医学检验部门自行开发的检测方法,属于实验室项目,对于监管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对于IVD来说,未经过药监局的审批,不能进行商业化。也就是说,LDT项目商业化不需要证书,而IVD必须要医疗器械证书。

在产品无法合规之前,LDT是臻和科技的主要商业化途径,但必须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才能销售,这大大增加了销售的难度。此外,伴随着LDT监管的完善,未来或许有不可控变量。因此,对于臻和科技来说,合规的需求十分急迫。

当前,臻和科技在研的IVD产品管线高达12款,这不单单是未来商业化想象力,背后同样是巨大的投入和不确定的风险。以早筛产品来说,尽管在技术普及的时代,产品研发已经不再是什么难题,但前瞻性产品在产品研发和认证的过程中充满变量,特别是前瞻性试验,一不小心就容易从头再来。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号建议的答复》,对肿瘤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医保以及带量采购给予正式回应,部分地区已将部分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下一步在卫健部门的管理下,对于“安全有效、费用适宜且收费标准明确”的基因检测项目,也将有望纳入医保!

对于臻和科技来说,有很大的机会进入医保,但前提要将价格打下来。报告期内,臻和科技的核心产品GenecastIVD–KNBP的研发投入分别为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人民币,并且该产品已经于年2月完成了医疗器械认证。不过,当前GenecastIVD–KNBP的检测价格高达到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尽管产品通过了监管,取得了合规上市的资格,但因为价格远高于友商,是否存在较高竞争力依然存疑。

不过,对于体外诊断产品来说,销量和价格永远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销量上来,价格就会下去。年7月,臻和科技在泰州的新的生产基地已经开始运营,该基地产能超过个试剂盒,相当于在年盒的基础上增长了.1%。不过当前产能并不是臻和科技的困扰,年至年上半年,臻和科技的试剂盒产能分别为盒、盒、盒;但是对应的产量分别只有盒、盒、盒。当前产能利用率都不高,新产品尚未通过监管的前提下,忽然增加产能,是资源浪费还是提前布局呢?

此前,臻和科技的另外一家友商世和基因在科创板开启了IPO之路,但似乎并不顺利,臻和科技将成为肿瘤NGS行业的风向标。当前的港交所,对于医疗科技企业看法存在两极分化,此前我们统计了年上市的医疗企业,其中大部分企业上市后资本市场表现都不如人意。若是臻和科技IPO不顺利,或者在股市表现不佳,对于肿瘤NGS行业来说,或将引起短期下行。

不过从长远角度看,我们依然认为臻和科技和肿瘤NGS行业将会有很光明的未来,以终为始,强化不足,市场将会给出答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