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张明双每经编辑汤辉
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首日碳排放权交易活跃,更多参与者正在寻求其中的投资机会,在当日下午举行的主题论坛首届气候投融资论坛上,诸多企业家、金融机构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投融资机会,研究传统产业转型路径与新兴产业的发展机会。
金融机构对低碳经济的未来还是颇有兴趣,全国碳交易启动首日,武汉签约了规模为亿元的“武汉碳达峰基金”和亿元的“碳中和基金”,包括银行、投资机构、新兴电力科技公司等参与了签约。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传统产业需要最新清洁科技进行转型,新兴产业需要构建生态,对于投融资的需求更加旺盛。
实现碳中和目标资金缺口大
全国碳市场启动仪式分论坛气候投融资论坛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明双摄
力争于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年前实现碳中和,对于二氧化碳排放大国来说,这将深深影响到能源、化工、交通、建筑等多个行业。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都需要大量资金,碳交易在多省市已试点数年,如今更是启动了全国碳市场,交易规模和交易额将不断扩大。
不过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办高级研究员、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副秘书长饶淑玲表示,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资金缺口巨大。按照年清华大学的报告,中国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大概需要新增万亿元,而碳交易从试点启动到年末,交易额才多亿元,筹措的资金大概是2.15亿美元。
饶淑玲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碳中和资金缺口大,根本原因是对社会资金调动不足,绿色外部性没有内生化为金融机构的财务成本或收益。同时,碳交易市场其实不能仅仅看它的交易额、交易量、筹措资金量等,而是建立了一套碳核算的体系,金融机构将能以此测算出企业排放数据大概是多少,然后根据这个数据来进行一个有效判断。
而与会人士基本都认为,碳达峰、碳中和将倒逼高排放、高能耗产业向低碳甚至零碳方向转型,由此将带动碳市场的交易额及相关产业的投融资规模。
绿动资本首席运营官张国津表示,碳排放50%以上来自电力消费,接近30%来自工业制造,它们的转型方向一定是技术驱动型,其中有几个技术较为关键,可以寻找到投资机会。首先是绿色技术,可以改进甚至替代传统的工业过程;其次是数字和智能技术,过去多在消费端,现在正在工业端、产品研发制造等环节起到重要作用;最后是新材料,很多问题最后都会落到材料问题上。
湖北签双百亿碳达峰、碳中和基金
在碳市场地方试点到全国碳市场启动的全过程,湖北无疑是碳交易的焦点区域。7月16日,作为全国碳市场启动分会场之一,湖北与金融机构、产业资本、电力公司等签约了规模为亿元的“武汉碳达峰基金”、规模为亿元的“碳中和基金”,推动资本向绿色产业集中。
实际上,湖北在碳交易试点时已探索了多种衍生金融产品,包括碳基金、碳托管、碳质押融资、碳众筹、碳保险等,为企业低碳发展提供了融资渠道。随着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系统落户,湖北将吸引更多绿色产业资金、人才、技术的集聚。
主题论坛负责人马俊介绍,生态环境部年10月出台相关意见,推动地方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伴随着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后,以及国家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机构落户武汉后,武汉打造区域性气候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具有先天优势,可以积极探索创建碳中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碳中和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袁德芳表示,湖北于年底开展了省级绿色产业项目库建设工作,省碳交易中心搭建“鄂绿通”公共服务平台,已于今年6月启动,目前全省入库项目已达到70项,计划融资金额多亿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