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融资已越来越普遍,融资先付钱还是先给股权?
如果把投资人登记为股东后,他却赖账不付钱怎么办?四川公司就遇到这样的事情了。
四川某家具公司(下面简称“川公司”),年1月时公司注册资本万元,共有两个股东黄某和刘某。
年11月,川公司为了寻求万元的融资,同意给蜀公司支付万元的服务费,就是21%的中介费?
的12月,川公司的注册资本增加到万元,其中蜀公司认缴万元,持股10%,蜀公司还派张某担任董事,而张某就是给川公司借钱的人。
川公司就是为了借到万元,给了蜀公司10%的股权。
借款黄了给出去的股权却收不回
说好是2年期贷款的,但川公司才借钱几个月就出问题了。
年4月,借钱的张某去法院起诉要求撤回借款,他们为此打了多场官司。
花多万中介费拿到的借款,才几个月就要收回?而且那笔中介费还变成了10%的股权哦。
借款闹翻了,给出去的股权能要回来吗?
年5月,川公司召开股东会会议,黄某和刘某表决同意:蜀公司采取虚假‘债权转股权’取得的股权无效,解除蜀公司的股东资格。
持股90%的股东决定把持股10%的股东踢出局,会有效吗?传说持股67%有绝对控制权?
营销大师可能告诉你有效吧,毕竟他们营销手段高明,但法院会告诉你无效哦。
他们为了踢掉蜀公司打了3轮公司,还去到高级法院再审了,但黄某和刘某都输了。
法院告诉你,给出去的股权,不是想收回就能收回的!
上一节第一种股权退出机制介绍过,法律规定可以踢掉股东的条件是:
那位股东一分钱没付,或者虽然付了钱但抽逃了全部的出资。
而蜀公司说在年1月已经付了自己认缴的那万元,还提供了转让凭证写明是增资款哦。
虽然川公司说那笔钱根本不是增资款,是借款,但没有提供证据。
而法官是个不了解情况的陌生人,你让他相信谁呢?
蜀公司提供了付万增资款的转账凭证,当然是相信蜀公司呀。
所以,就算黄某和刘某持股90%,也是踢不走持股10%的小股东的,因为小股东既付了出资款,也没有抽逃出资。
为何会踩如此大坑?
发生股权问题,也许有人说是股权结构没设计好?
川公司的股权结构9:1,这是好还是不好呢?
如果改成大师说的7:3最优股权结构,这问题就解决了吗?
就如有人掉河里没命了,解决办法就是把河给填平了?
还有人一出问题就赖法律有漏洞,就如前面有一条河,有人直接往前走就掉河里没命了,然后就赖地球不平?难道法律应该规定把河给填平了?
法律是把大家当成有独立能力的成年人,而不是需要特殊保护的婴儿,为了给成年人留下更多自由空间,不会像对婴儿那样有特殊限制。
如果不想掉到前面的河里没命怎么办?
1.先挣开眼睛自己看清楚,及时发现前面有一条河,不要一头撞进去。
如果是视力有问题,可以找人带路哦。
2.自己学游泳游过去。
3.弄条船等搭到对岸。
4.找到有桥的地方绕过去。
5.自己建条桥再过去。
……
最可笑的办法就是把河给填平了吧?可在股权问题上,这样可笑的事还少吗?
对于企业而言,法律规定了基本原则,但为了保持市场活力,给企业留下很多自由设计空间。
如果有人自己不把握机会,非得一头撞进河里,法律也是阻止不了的哦。
这家川公司持股90%的大股东,都踢不走持股10%的小股东。
但我们还查到另一家江苏公司的案例,持股51%的股东,就把两家持股36%的投资人都踢掉了,而且还是投资15亿的大咖投资人哦。
他们不是靠大师们说的股权结构,而是靠提前在股东协议里约定规则!
江苏公司怎么做到的?可以在专栏里查看第二种退出机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