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界信托
作者:袍哥书生
其他行业出政策,我都第一时间解读,唯独对于信托,很少评论。一是担心说错话,我一卖唱、陪聊、说书的,很多事轮不到我说。再一个,对这个行业确实充满感情,毕竟是陪着从不到2万亿一直到现在20多万亿的,因为这种感情,也担心丧失独立、客观。
据证券时报「信托百佬汇」报道,监管要求压降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信托融资业务,并制定融资类信托压缩计划,年全行业要压降1万亿。联想到之前关于房地产信托的各种监管政策,都控不住规模,年祭出规模管控,逐季逐月压缩,立竿见影,这则新闻引发了很多的讨论。我也斗胆谈一点看法。
从信托公司的角度说,确实让人难受。现在资管产品能放贷款的,只有信托计划,这可以说是信托公司为数不多的一点牌照红利了。现在来一个规模压降,不让多放贷款,即使搞明股实债的交易结构,也逃不脱「融资信托」这个魔掌。
你要说完全不能干也就算了,你有这个资格干,又不让你干,憋不憋得慌?但是我想劝信托公司一句,不压降规模,难道等规模涨上去,彻底把贷款牌照给收了不成?还是要讲政治,顾大局,压降!
信托公司要自己从灵魂深处认识到,融资类集合信托业务,商业模式存在致命的缺陷,自己都应该主动控制。
说这话,很多人要来骂我,可是我是天地良心,苦口婆心说这话。放贷款(或者说非标融资)这件事,无论谁说自己多么英明神武,出不良是一定的,是一个概率问题。现在披露的风险项目是个,规模亿元(年末数据)。现在之所以还绷得住,是因为地产、城投还能挺着。
现在(涉众型面向自然人投资者的)非标固收信托产品刚兑没有打破,资管新规言之凿凿要破刚兑,现在事实上已经缓下来了。即使监管能让破刚兑,按照目前的展业标准,加上九民纪要,信托公司经不起告,最后受托责任瑕疵,也是要赔偿的。
在融资类集合信托没有解决风险承担机制之前,这就是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业务,信托公司事实上是(变相)在拿资本金在承担风险,这个商业模式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明智的信托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一定要根据本公司的风险承担、风险化解能力,严格控制融资类信托的规模。
不要再扯这是直接融资、实业投行业务(抱歉我原来也用过这词,现在意识到不准确),真正的投行业务是纯中介业务,就是承销,投资者风险自担,有二级市场交易。融资类集合信托,不是真正的投行业务,是你信托公司发行了一个叫“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东西,向投资者募集资金,你是把自己摆进去了,是你和投资者直接发生关系,而不是投资者和融资企业之间发生关系,冤有头债有主,最后出了问题,投资者肯定来找你,并且拼命要找你的管理责任。
因此,监管现在压降融资类信托业务,是完全正确的。
但与此同时,我想大声呼吁,监管部门要给信托公司一条生路,贯彻资管新规,应该一碗水端平。
诚然,信托公司过去犯了一些错误,现在也累积了一些风险,需要稳妥处置。个别机构问题严重,令监管愤慨。但是面向未来,中国的金融行业需要信托公司发挥独特的价值、功能,现在也是可以引导、教育、规范的“好孩子”。
在压降融资类信托业务的同时,应该加快信托行业的顶层设计,给信托公司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机会。结合贯彻落实资管新规,个人有如下建议:
1、向信托公司发放标品投行牌照。
资产证券化是信托公司的本源业务,过往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居然想把信托公司排斥在外,令人匪夷所思。证监会主管的交易所ABS市场,应该允许信托公司,明确作为计划管理人的资格。银行间市场,应该更大尺度向信托公司开放ABN的承销资格,并且允许信托公司从事短融、中票、PPN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承销,并讨论创设「信托型公司债券」新品种的可能性。让信托公司将原来的非标融资业务,转化为债券承销业务。
现在要非标转标,市场不开放,压根不让进来干,怎么转?资管要拉平监管,金融市场的准入也要公平,不是当然地给所有信托公司发牌照,但是应该统一规则,明确满足什么条件可以来申请,让信托公司在标品市场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公平竞争。
2、立即解除信托公司参与资本市场的一切不合理限制。
金融供给侧改革,发展资本市场是国家战略,现在要引入更多的机构投资者,搞活资本市场。为什么要刻意将信托公司排除在外?定增为什么不让信托公司直接参与,非要加个通道?信托计划持股拟上市公司,IPO前为什么必须要清理?担心有什么藏污纳垢,披露到最终受益人不就行了吗?
此外,公募基金牌照,既然是功能监管了,给券商资管、保险资管也都有发,应该允许信托公司也来申请。信托公司为什么就不可以做公募,接受你的严格监管不就可以了吗?
3、尽快明确服务信托的内涵。
现在说限制通道业务,鼓励发展服务信托。到底什么是服务信托,应该尽快有一个说法,哪怕定义粗一点没有问题,否则,天天说鼓励服务信托,大家不知道怎么干。服务信托应该围绕信托的资产隔离、账户管理功能去延伸,运用于各种场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