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电池银行”概念的首倡者真是个人才。
这个概念形象化了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下“电池交换结算平台”内涵的复杂,还能对现阶段以及未来入局者施以各种开放的想象。
也许,这就是资本青睐换电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毕竟,资本变现不但要有缜密的发展逻辑,还要有完整的产业故事。
“车电分离”就是一个很好的产业故事
从年“十城千辆”至今,中国新能源汽车(尤其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这些年里,发生了很多外界知道或不知道的故事。串起这些事,离不开的就是一个字(Qian)。
在补贴完全退坡前,有个调动市场积极性,降低购车成本的方案应运而生:车电分离。
也就是说,用户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可以先买个车身,再租个电池,以此来降低购车门槛。而电池产权由电池管理公司回购,电池使用权由用户以租赁方式获得。
毕竟电池重量占到整车20%以上,成本占到30%-60%,对车企和用户来说,成本和售后都压力山大。
“车电分离”之后,这种压力就给到了电池租赁公司和换电站运营方。
“电池银行”是换电模式下另一个更好的产业故事
如果把“车电分离”单纯看做销售方案,降低的只是购车门槛而已,并不能有效解决电动汽车里程焦虑,更何况还有挥之未去的电池衰减和安全问题阴影。
于是,高效换电模式作为“车电分离”的“CP”搭档,显现出了超强的商业价值:不只是节省充电时间,提升工作效率,还能统一管理电池,加快智能化发展,妥妥地产业链共赢(不考虑技术成熟度和运营成本的情况下)。
简单地理解,“电池银行”就是消费者买车的同时,向换电站运营方(定向)租赁电池,而运营方承担电池的售后保障和充电、换电。
也就是说,换电模式是车电分离的一种,而电池银行现阶段是只针对换电模式的一种玩法。
随着换电模式规模化发展,换电站运营链将带动电池企业、能源供应单位、建站方、车企、用户等各环节,拉动地方政府、电网、电池租赁企业、运营方、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汽车上下游各方利益的参与热情。
新赛道“电池银行”的结算模式故事
一旦解决了里程焦虑,降低了购车成本,同时还有国家双碳战略的加持,电动汽车的市场将会滚雪球式放大,车电分离和换电模式支撑下的交换和结算方式,形成了一个估值千亿的新赛道,这就是“电池银行”。
既然是“银行”,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存储、信贷、交换、结算、保险等方式,服务用户,而“电池银行”就是在为电动汽车用户服务过程中,串联起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端口。
从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来讲,“电池银行”的功能可能超过常规意义上的“银行”。因为除了“车电分离”结算方式外,“电池银行”在储能、电池梯次利用和回收处理等产业发展都会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并且有望最终逐渐形成金融机构、电池企业、整车企业、换电运营商、能源企业等构成的生态圈,涵盖融资、电池制造、电池管理、电池租赁、换电站建设、换电站运营、梯次利用等上下游环节。
当然,现阶段,“电池银行”主要是通过向车辆用户进行租赁从而产生交换结算服务。
这种租赁,主要是租赁电池,如果辅以货运“以租代售”模式,那么“电池银行”也可以租赁整车。
无论是租电池,租整车,都可以包括售后回租、直接租赁及委托租赁等多种方式,即融资租赁。
“电池银行”是一个还需要克服多重瓶颈的才能真正讲通的故事
正如上文所说,“电池银行”是基于“车电分离”的“高效换电”模式,且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参与热情,才能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市场,相对公平地实现共赢。在电卡观察看来,这里面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还有一些技术和市场的难题需要攻关:
1.技术方面:当前技术的成熟度、通用性,未来升级迭代各方面涉及到的技术问题、标准问题,以及各管理机构(比如车辆公告)互认的问题、成本价格问题,应当提前研究预判。
2.标准方面:目前标准建立和及时升级后标准改进等问题,同样需要提前研究和预判。
3.通用性方面:基于换电模式的系统、策略和软件,还有电芯和pack等通用性应该和上述技术和标准问题同时研究。
4.垄断方面:电动汽车未来是个开放的成熟的市场,但“电池银行”却是在市场还未完全成熟之前催生出来的产品,涉及到的一些关键配套技术和产品,比如电池,比如电网,未来是否会产生争议,需要提前研究预判。
5.规模方面:无论是“电池银行”还是“换电站”,都需要规模支撑,在规模产生效益之前,就应该考虑如何兼顾集团用户和终端零散用户不同的需求和利益。
6.退出机制:“电池银行”目前的优势都是基于车辆租售和应用,在车辆全生命周期和电池退役再利用等方面,目前还没有完整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