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帮助环保企业绿色项目融资,重庆有自己的
TUhjnbcbe - 2024/6/24 16:52:00

传统融资中因有效抵(质)押物缺乏而导致的担保难、贷款难,是优化金融营商环境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已将绿色债券和绿色贷款纳入央行贷款便利的合格抵押品范畴,并不断创新碳减排支持工具,激励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创新。

近年来,重庆市通过创新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加速金融资源“低碳化”配置,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进一步缓解了绿色环保企业、项目的融资难题。来自重庆市金融监管局的数据显示,年,全市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绿色债券亿元,同比增长.7%;落地首批碳减排贷款13个、贷款金额达9.6亿元。

优环境,破解绿色项目“识别难、评估难”

绿色项目识别难、评估难是制约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重大瓶颈。政府和金融机构对绿色项目认定不一致、绿色项目识别对接难,企业绿色转型、项目减碳减排的效益难以准确评估,政银企“绿色”相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都制约着企业“获取金融服务”。

年以来,重庆市不断完善绿色项目评价标准、核算体系,建立绿色相关信息互通机制,按照“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可披露”“可报告”原则,启动项目碳账户监测机制建设。同时,统筹金融机构建立起绿色项目环境效益测算体系,在建筑、交通、工业、农林等重点领域推广应用,着力破除制造、建筑、交通、农林等行业的绿色项目“识别难、评估难”。

市级各部门还纷纷联动中央驻渝金融监管部门,完善各领域的评价政策或评估细则。其中,市发改委制定了重庆市绿色项目(企业)评价标准,完善了碳绩效核算方法,为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市住建委印发了绿色建筑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展工作试点方案,创新推动绿色金融支持建筑产业绿色化发展;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碳排放权抵(质)押贷款管理指南和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在相关政策的合力推动下,重庆市绿色信贷规模不断壮大。据统计,年,全市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绿色债券亿元,同比增长.7%;落地首批碳减排贷款13个、贷款9.6亿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仅为3.96%,预计每年带动的碳减排量达2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搭平台,健全绿色金融大数据综合服务

年,重庆市打通金融、发改、生态环境等业务部门和区县政府信息平台,由人行重庆营管部自主创新、持续迭代搭建起覆盖全市的“长江绿融通”绿色金融大数据综合服务系统,对企业和项目的减排减碳、环境绩效、经营状况等数据模块化、标签化,实现了金融机构对绿色项目的智能化识别和审核。年,“长江绿融通”先后向各金融机构推送了两批共个碳减排重点项目。同时,对其中14个项目授信51.22亿元,对其中85个项目拟授信.05亿元,且已为13个项目放款8.73亿元。

依托“长江绿融通”,市内金融机构纷纷接入自有服务平台,积极拓展绿色金融业务“毛细管”。截至年末,全市共有70家银行机构、1家财务公司接入“长江绿融通”。

年12月8日,重庆农商行针对绿色金融建立的综合服务平台——“绿色信贷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成为全市首个接入“长江绿融通”绿色金融大数据综合服务系统的金融机构子平台。该系统可实现绿色信贷智能化识别、环境效益自动测算、绿色信贷全流程线上管理等扩展功能,大幅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为该行打造“绿色银行”品牌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

年12月2日,重庆银行上线绿色金融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通过与绿色金融业务流程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对绿色业务的智能识别、环境效益的自动测算、环境风险的多维监测、集团绿金业务的统筹管理。

促合作,开展绿色金融能力建设跨境交流

年11月,中新金融峰会召开第二届“中新金融专家顾问团”年会。年会设置了“中国西部与东盟地区的绿色金融机遇”的主旨讨论,邀请国内外金融机构高管、专家学者共议绿色金融改革发展。绿色金融创新迎来更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目前,重庆市银行业法人机构积极采纳国际绿色金融相关原则,重庆农商行、重庆银行相继采纳赤道原则,重庆三峡银行签署负责任银行原则,主动强化绿色低碳经营理念。

此外,为进一步推动重庆市金融机构对标世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促进符合国际通行标准的绿色金融能力建设,重庆市金融监管局正与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积极对接,拟邀请来自英国的专家,就“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方法”、“科学碳目标助力碳中和”、“金融机构碳排放计算(PCAF碳核算金融联盟方法)”等主题开展中英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培训,以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优化重庆金融营商环境。

1
查看完整版本: 帮助环保企业绿色项目融资,重庆有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