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任何时候都应当重视科技创新。”9月4日的外滩金融峰会上,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说,中国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
尚福林认为,近年来,我国社会研发投入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连续8年超过%,0年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的.55%。美国大约.8%,它的GDP基数比我们大得多,它的研发投入数量还是比较大的。与此同时,基础研究领域投入比较薄弱,部分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要摆脱这种发展困境,必须依靠创新,通过引入技术创新这个要素,对生产资料进行新的组合,进而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这种发展的动力是内生的,金融发挥着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同时,从信贷投放与GDP增长的关系可以看出,信贷投放拉动GDP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投资的经济产出率呈下降趋势。年,GDP每增加1元对应0.64元的信贷投放;到0年,GDP每增加1元对应4.53元的信贷投放。这说明了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下降,也抬升了宏观杠杆率。
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金融发展都需要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科技创新无疑是这些要素中最关键的变量。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充分反映了对科技创新与金融融合发展的高度重视。
尚福林认为,我国金融体系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有巨大空间。无论是美国还是德国,都有一些相对成熟的支持科技创新的做法,比如银行和外部私募机构合作间接为科创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再与私募机构共享股权收益;再比如银行直接对科创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通过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防止企业在财务等方面出现风险等等。
在科创贷款方面,如果能够突破一些障碍,对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对于专精特新这些企业的发展也将会起到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希望降低试错的成本,也可以考虑采取“监管沙箱”试点的方式,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结合方式。
当然,首先要把防范金融风险放在第一位。
以下是尚福林演讲全文: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外滩金融峰会。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金融支持科创发展与技术驱动下的金融创新”。当我们谈论金融科技时,通常理解是在探讨科技赋能金融,怎样通过科技手段更好地帮助实现金融功能。
今天我想换一视角,不讲金融科技,而是讲一讲科技金融。金融应当如何更好地赋能科技,怎样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驱动。
一、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排在第一位,说明了创新对于转型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任何时候都应当重视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是个古老命题,从“马尔萨斯人口陷阱”到“中等收入陷阱”,在技术条件给定的条件下,仅靠资本投入,是无法维持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甚至可能会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和产品竞争力下降陷入长期停滞。
要摆脱这种发展困境,必须依靠创新,通过引入技术创新这个要素,对生产资料进行新的组合,进而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这种发展的动力是内生的,金融发挥着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社会研发投入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连续8年超过%,0年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的.55%。美国大约.8%,它的GDP基数比我们大得多,它的研发投入数量还是比较大的。与此同时,基础研究领域投入比较薄弱,部分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在当前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下,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对保持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保障经济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中国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
这是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过去依靠传统要素投入的产出效率已经持续下降。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增加资本投入带来的产出变化非常明显。
当前,从信贷投放与GDP增长的关系可以看出,信贷投放拉动GDP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投资的经济产出率呈下降趋势。年,GDP每增加1元对应0.64元的信贷投放;到0年,GDP每增加1元对应4.53元的信贷投放。这说明了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下降,也抬升了宏观杠杆率。
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金融发展都需要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科技创新无疑是这些要素中最关键的变量。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充分反映了对科技创新与金融融合发展的高度重视。
二、我国金融体系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有巨大空间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历来紧密。上到工业革命,下到新一轮科技革命,没有金融资本的投入,科技研发成果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与此同时,科技的成果往往是颠覆性、革命性的,科技创新的成功往往也为金融业带来了可观回报。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在支持创新发展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初步建成了包括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创业投资、保险和融资担保等在内,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科技型企业贷款持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科技型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推出了科创类的债券产品,设立了科创板、北交所,深化新三板改革。与此同时,金融业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也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
一方面,是金融体系结构与科技创新的需要仍有比较大的优化空间。
由于历史等因素,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信贷服务更适应传统的、成熟的实体经济运转。我国的银行体系在早期支持工业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积累了服务大企业大项目的经验。而科创企业的特点是“轻资产、高投入、高风险”,对现有银行体系构成了比较大的挑战。在股权融资方面,资本市场规模远远小于银行信贷市场。
从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结构看,0年末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3.1%;从全年增量看,仅占3.7%。此外,资本市场发展仍不充分,市场短期行为多,缺少长期耐心资本。风险投资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对初创期和早期科技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