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优化信贷结构创新政策工具拓宽融资渠道金融活水润泽中小企业(经济新方位·中小微企业发展)
本报记者吴秋余赵展慧
《人民日报》(年01月07日第02版)
创设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近年来,我国多措并举加大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力度,全力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持续不断的金融“活水”,为中小微企业带来生机和活力。
优化信贷结构,更多金融资源流向中小微企业
人走风停、人少风少……在福建亿林节能设备有限公司,“会学习、懂节能”的绿色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通过加载暖通AI(人工智能)智控器,实现了对建筑24小时监测、计算和人工智能学习,分时、分区地调整能源供给。“暖通AI智控器是我们的新产品,通过检测人员密集度实时调整送风量,平均可降低耗能20%—30%。”公司负责人陈炳荣介绍。
作为福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亿林节能已拥有82项专利权,但融资难题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科技企业轻资产、缺抵押,申请银行贷款不容易。”陈炳荣说。
知识能不能变资本?在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鼓励下,建设银行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出科技创业贷,并与福建省知识产权局联合推出服务,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贴息”。“通过抵押,加上知识产权和高新技术的‘增信’,我们获得了万元贷款,解决了后续研发资金难题。”陈炳荣说。
近年来,我国金融系统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年11月末,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8.9万亿元,同比增长26.4%。“普惠小微贷款维持较高的增长态势,继续保持量增、面扩、价降、结构优化的特点。”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说。
对于很多中小微企业,从银行借到第一笔钱即“首贷”是一大难点。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的要求。金融监管部门也明确要求覆盖小微企业融资供给空白地带,努力实现年新增小型微型企业“首贷户”数量高于年。
凭借一副VR(虚拟现实)眼镜,医疗专家可以清楚“看”到千里之外的病人,甚至可以“透视”病人身体。位于四川南充高新技术产业园的暴风启智科技有限公司里,负责人储伟向记者介绍数十种VR体验产品。
“我们从未有过贷款记录,也缺少有效抵押物,贷款一直申请不下来。”说起曾经的融资难题,储伟颇有感触。
如今,银政企携手破解企业首贷难问题。四川天府银行为科创型企业量身定制了“天府科创贷”,由四川省财政厅、科技厅委托设立的风险补偿资金池提供风险补偿,天府银行建立绿色审批通道,不到10天便向储伟的公司发放了万元科创贷。天府银行行长黄毅表示,通过破解首贷难,积累了一大批有潜力、有市场的优质客户群体,为自身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人民银行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积极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中小微企业。”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介绍,年11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约万户,同比增长35%。
创新政策工具,提升货币政策精准性直达性
荔枝、龙眼是广东茂名的重要水果产品,受限保质期短,难以打开市场、提高附加值。高州市根子镇元坝村果农林常珍看准商机,打算购买设备进行深加工,却苦于手头缺少流动资金。
在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指导下,高州农商行主动提供了30万元“妇女创业贷款”信用贷款支持,贷款年利率仅3.85%。目前,“妇女创业贷款”已成功助力当地果农打造“品岭南”电商品牌,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为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年6月1日,人民银行创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运用央行资金激励银行对普惠小微贷款“应延尽延”,大幅增加信用贷款投放。年3月,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延长两项直达工具实施期限到年底,并突出对个体工商户的支持。
信用贷款,因为不需要抵押,对中小微企业尤为重要,借助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许多企业方便快捷地拿到信用贷款。数据显示,在两项直达工具激励下,年至年10月,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支持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11.8万亿元,累计发放普惠小
“新工具显著提高了货币政策的精准性和直达性。”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两项政策工具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引导信贷投放流向、推动信贷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稳定恢复,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
年12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采取市场化方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会议决定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从年起到年6月底,人民银行对地方法人银行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按余额增量的1%提供资金,鼓励增加普惠小微贷款。同时,从年起,将普惠小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人民银行近日下发通知,自年1月1日起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工具接续转换,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
拓宽融资渠道,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搭台
冬日的北京,位于大兴区的三元基因药业公司生产车间内热火朝天,高速运转的智能生产线上,一种新药正以每分钟盒的速度下线。
“在北交所上市后,公司经营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三元基因董事长程永庆告诉记者,公司正在推进4个全球首创的研究项目,上市为公司装上了新引擎,加快了研究项目的进度。“对于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新能力,北交所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辟了直接融资新天地。”
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致力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是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关键一环。北交所一方面与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保持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另一方面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错位发展、互联互通。目前,北交所已有83家上市公司,大部分属于行业细分领域的排头兵,17家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而沪深交易所已有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企业发展阶段和需求特征各不相同,投融资需求旺盛且多元,北交所开市运行后,将从多方面增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协同发力,一起勾勒出支持中小企业“区域性股权市场—基础层—创新层—北交所—沪深交易所”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满足更多不同成长阶段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助力下,上市中小企业整体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年上半年,创业板“小巨人”企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平均同比增长均超40%,科创板“小巨人”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9%,新三板挂牌“小巨人”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净利润同比增长近50%。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既要优化信贷结构,又要拓宽融资渠道,促进直接融资方式发挥更大作用,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的能力。”董希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