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2月份两融余额以173万亿收官又
TUhjnbcbe - 2024/4/23 17:16:00

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券商两融业务又见“好收成”,2月份两融余额以1.73万亿收官,又多一家头部券商搭建融券平台


  财联社(深圳,记者吴昊)讯,市场成交量在2月逐步回暖,素有“投资者情绪晴雨表”之称的两融规模也呈现上升。据WIND统计,今年2月沪深两融余额持稳于1.7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环比微增0.8%。


  这自然与近年来A股市场的持续扩容与交投升温密不可分。作为反映市场风险偏好和活跃度的重要指标,当前的两融市场格局也受到普遍
  从三季报来看,两融业务为上市券商显著性地增厚了营收,一位中型券商人士表示,两融业务大约可占券商经纪业务收入的30%。不过当前券商两融利率有所下调,未来融资业务所能贡献的增量收入或有所收窄。


  而另一边,融券业务受益于科创板标的扩充、出借人范围放宽、转融券申报提效、费率期限市场化等多方面的突破与完善,正在逐步酝酿出一片蓝海。为充分备战与布局,继华泰融券通平台后、招商证券已在搭建融券通平台,抢抓机构服务新机遇。


  两融成券商增收利器


  近年来上市券商尤其是头部券商,均纷纷加大了对包括两融业务在内的资本中介业务的投入。例如去年至今通过配股、定增等完成再融资的中信证券、东吴证券、东兴证券、国联证券、红塔证券、华安证券等,均在募资用途中明确表示将用于发展资本中介业务、扩大两融业务规模。


  尽管目前各上市券商的年报尚未到披露季,但从三季报上亦能清晰观察到信用业务所带来的利息净收入对总营收的增厚。据WIND统计,前三季度上市券商利息净收入.07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业务规模前3名公司的市占率同比增幅均在40%以上。从业务增速情况来看,据国开证券计算,前三季度信用业务增速收入.87亿元,占比11.4%,同比增速达32.90%,超过资管、经纪、自营和投行业务。


  对此,广发证券分析表示,以客户保证金为基础,券商可以在做大客户资产基础上,努力实现客户保证金和两融息差收入。这一点可参考借鉴嘉信理财的发展路径,利息净收入不但是其第一大收入支柱,也成为其经纪业务转型中除财富管理外的另一大重要成果。


  “对大部分券商来说,两融业务大约可占经纪业务收入的30%。”一位券商信用业务相关人士表示,不过近年来不少券商为抢占市场,两融利率有所下调,未来融资业务所能贡献的增量收入或有所收窄。


  而作为两融的另一组成部分,融券业务却历经多年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业务规模的稳定性较差。今年以来,融券余额规模较去年有所回落。据WIND统计,今年1月与2月融券余额的期末规模分别为.25亿元、.45亿元,同比分别减少34.68%、29.89%。


  但一位中型券商信用业务人士对此认为,随着科创板、创业板等政策落地,公募、QFII参与转融券出借等的相继推出,融券市场将不断扩大,有机会平衡此前两融的单边格局。而这个过程,不但有望打开券商业务的新蓝海,更可成为券商机构业务的新抓手。


  备战融券新蓝海,华泰与招商证券各有布局


  不过,在业务量逐步打开之余,融券业务也暴露出诸多待解决的痛点。


  恒生电子表示,其一是沟通周期长,沟通出借方与借入方的时间成本太高,需要多次、反复确认交易要素,一旦出现错误,需要重新填报,费时费力;其二是线下风险不可控,相关信息填报全部线下处理,效率低下且存在极大的人工干预风险;其三是借用券不匹配,当出借方想出借大量券源时,借券方只需要少量券源,出现供需不匹配。


  为解决这些展业过程中的痛点,华泰证券于去年12月发布融券通3.0平台。


  今年2月23日,招商证券也着手打造创新融券品牌“e招融”。


  据招商证券介绍,e招融是由招商证券全新打造的线上化证券借贷交易平台,以生态开放、合作共赢为终极目标,连接券源借入方和出借方,构筑全新的数字化融券新生态。


  该平台通过打通券源借贷出借端和借入端,自动对接上下游券源需求,实现集券源发布、市场定价、意向申报、需求匹配、证金申报、合约管理一体化功能。同时打通全流程,上游可实现直连公募基金,扩大券源规模,下游支持不断优化客户感知,增强客户体验感。


  与此同时,e招融将成为招商证券机构服务的又一有力抓手,带动并丰富机构服务整体效能。


  2月两融回暖,同比增超3%


  据WIND统计,2月28日,沪深两融余额.6亿元,为月内次新高,较前一交易日增长19.15亿元,环比上月末增加0.8%。同比数据来看,今年2月的期末两融规模相较于年同期的.6亿元,增加了亿元,同比增长3.4%。


  作为“投资者情绪的晴雨表”,两融规模常被用来作为判断牛市行情的参考指标,不过除绝对值外,还需注意两项相对比例的观察。


  其一是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比重。据WIND统计,2月28日,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比重为7.23%。这已是2月以来该指标连续第8个交易日突破7%,其中2月23日还冲上7.85%,创年头两个月来最高,基本回升至去年11月均值水平。


  另一值得
  总体来看,2月两融规模有所回暖。不过年内两融余额规模的单日峰值纪录,依然在1月20日。据WIND统计,1月20日两融余额达.7亿元,其中融资余额.73亿元,融券余额.97亿元,三者皆为年内最高。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组数字与年9月15日.61亿元的融资规模峰值,以及年9月10日.44亿元的融券规模峰值相比,则分别有3.97%和38.24%的收缩。


  此外,从月度数据来看,今年2月已是两融余额规模连续第27个月度破万亿,这一纪录的起始时间是在年12月,彼时两融余额为.85亿元。如此来看,此区间内两融余额规模已增长近70%。


  这自然与近年来A股市场的持续扩容与交投升温密不可分。据WIND统计,从A股成交额数据看,这27个月度、合计个交易日中,共有92个交易日A股成交额站上万亿,占比接近八成。


  同为“杠杆牛”,当前两融格局迥异


  两融余额向来被看作反映市场风险偏好和活跃度的重要指标,尤其在今年以来震荡休整行情之下,市场交投活跃度也走出1月中下旬的相对低迷,在2月23日至25日的连续3个交易日内交易额重回万亿。2月28日,成交额小幅收缩至.84亿元。


  整体来看,今年2月A股成交额累计已达15.04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的累计成交额14.41万亿元相比增长4.38%。


  不过尽管从绝对值上看,两融余额及A股成交额在近年来持续在波动中高企,但相较于同样是“杠杆牛”的年,则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


  首先值得观察的是两个关键的比重指标——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例、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今年以来两项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7.03%和2.43%,而年两项指标的平均值则分别达到13.63%和2.82%。因此,与年的高峰值相比,两融市场交投总体上仍相对温和,并未出现想象中的过热。


  其次,虽然从业务比重来看,融资业务仍占据两融业务的绝对大头,但将年内融资业务规模峰值与年6月18日.3亿元的峰值相比,则仍有接近亿元的增长空间。


  另外,两融标的证券数量在近年来也快速增长,并成为两融市场规模稳步上升的重要推力。据WIND统计,年8月,两融业务标的证券数量由只扩容至接近只,并在后续保持逐月增长趋势。截至目前,两融标的证券数量已超过只。


  而随之带来的是两融标的证券平均融资余额的总体下行。据WIND统计,年6月18日,A股融资业务标的证券的平均融资余额上升至24.82亿元,达到最高纪录值。而对比今年2月28日,这一数字则下降至8.47亿元,较峰值时减少接近七成。随着两融标的数量的继续扩容,这一数值或将继续保持下行。据一位券商两融业务人士表示,个券平均融资余额的持续下降,代表着融资业务的风险扩散几率也将进一步降低,杠杆业务风险收缩显著。


  还有一个重要特征是两融客户的不断增长。据WIND统计,截至2月28日,A股市场两融业务客户数量已达.7万户,较上月末新增约5.03万户。而与时动辄逾30万的新增客户数相比,两融客户的增量速度明显放缓。前述券商两融业务人士对此分析称,以时间换取客户数量的稳步增长,是控制杠杆业务风险的策略之一,也有助于券商各项业务稳步发展。

1
查看完整版本: 2月份两融余额以173万亿收官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