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紧追风口的创业者研发芯片全靠PPT
TUhjnbcbe - 2024/5/8 9:30:00
头部白癜风怎样治疗 https://m.39.net/pf/a_4784139.html

“最近投资人看芯片的创业项目都看不过来了。”

“保守区块链,激进搞芯片!”

这可不是搞笑段子。自从中兴遭遇美当局“禁售”之后,芯片这一话题已经从技术、贸易层面,上升到了民族情怀和国家尊严的高度。坊间更是已悄然掀起一股芯片研发热,除了中兴表示要加大核心芯片研发投入之外,阿里巴巴也宣布收购中天微系统布局AI芯片行业。在这股风潮带动下,“追风一族”的创业者们更是很快嗅到了机会。

与巨头们喜欢“买买买”不同,部分基层创业者也悄悄地“钻”进了芯片行业。只不过,他们所重视的领域并非是技术研发,而是如何撰写一份与“芯片”沾边的、制作精良的PPT。

核心芯片这一看似有较高技术门槛的行业,在部分创业者看来根本没有什么门槛。包括之前做电商的、开发的、O2O的、区块链的,也都在思量如何通过一份PPT,“顺利”转型到芯片行业上来。

那么,在这些追风一族的心目中,大国重器是否也是一个“赚钱”良机,中国未来的芯片“蓝图”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聪明人盯上了大热的高精尖行业

有投资经理说,BP(商业计划书)是创业者敲开资本市场大门的一块敲门砖。可见一份好的BP,是初创项目获得投资的关键,更是创业者在同类对手中,实现脱颖而出的核心竞争力。

不过再仔细想想,创业只要做好一份BP就足够了吗?显然不是的,一个成功的创业项目,除了要求商业模式没有硬伤之外,也要考究创业者、核心团队的综合素质,创意更是项目能否赢得市场竞争的“助燃剂”。

但可惜的是,依旧还有一些创业者认为,在创业领域里BP才是万能的。而这样的想法,最近也给何杰带来了不少的困扰。

“最近需求的风口都改变了,一个个创业者都说要转型。”他告诉懂懂笔记,这是他从事企业咨询与BP诊断以来,第一次见到有如此多的创业者想要集中“转型”。而“转型”的方向不是别的,就是最近炒得热火朝天的芯片概念。“这半个月的几十个客户里,有这种需求的创业者,至少占了一半以上。”

更让他觉不可思议的是,有部分创业者在过去短短的半年内,已经请他的团队撰写了超过三份BP,每份BP所涉及的行业方向,都是完全不同的。

“三个月前想做区块链的创业者,现在改做芯片,一个月前刚转型小游戏的团队,现在也想做芯片”,何杰表示,虽然不知道这些创业者们想涉足芯片领域、沾边芯片概念到底是不是认真的,但扎堆“转型”的创业项目实在太多,让他有些担心刚刚恢复理性的创投市场,是否会再一次陷入混乱状态,“毕竟圈内有句话,不以融资为目的商业计划,都是耍流氓。”

据他透露,相比早期创业者,如今的小年轻都很少坚持“初心”,对于年轻的创业者来说,最近什么概念火,就涉足什么领域,毕竟“圈钱”比所谓的项目前景,来得更加实际,也更加重要。

只不过,有些创业者在短短半年内就多次转型“蹭热点”的行为,的确也有些“耍流氓”的嫌疑了。

“还有部分快活不下去的创企,也想着沾芯片的光,到资本那里先弄点钱救救急。”何杰告诉懂懂笔记,虽然从表面上看,他的生意明显好了许多,但一些创业者的做法,很明显是缺乏可持续性,即便有融资的可能,缺少研发技术支撑的所谓“PPT造芯片”项目,也不可能有实际作为,“最后要是把创业圈彻底搞臭了,那我的饭碗可就砸他们手里了。”

有人戏称如今部分创业者为“追风少年”,只要风口一变,就会不惜一切代价紧跟上去,对于创业领域的了解也像蜻蜓点水般,浮于表面。听闻什么领域赚钱,就蹭什么领域的概念,个人的字典里并没有“深耕”、“专注”等词汇。

而这部分创业者们频繁转型,需要改变的,却并不仅仅是BP那么简单。

只要有“故事”,谁都能和芯片沾边

“想创业成功,要会讲故事。”

曾炳添已经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在公开的创业培训班上,讲这句话了。在过去两年,通过帮创企“讲故事”,斩获人生第一桶金的他,最近遇到了些烦心事,有些创业者想让他帮着写“故事”,而故事所涉及的内容,却明显“超纲”了。

“说互联网没问题,区块链团队也勉强能编一编,但这涉及高精尖的芯片让我们怎么搞?”他告诉懂懂笔记,与何杰类似,团队最近半个月来,接到的品牌策划单,大部分都与芯片相关。

但最让他感到“绝望”的是,这些想把创业故事往芯片上扯的创业者,大多连芯片为何物都还没了解透彻,“说到专业的问题,他们(指创业者)要是了解我还好办,但连自己要涉足的产品都不了解,那我就真不知道该怎么弄了。”

为了尽可能满足初创客户的需求,炳添和团队最近总是加班查阅资料,但忙活了好几宿之后却发现,高精尖的芯片技术,的确不是他们这些“文科生”在短时间内就能够研究透的,可见行业门槛十分高。

“本来是不打算接这类‘硬骨头’订单的,但最近全都是这类客户。”他无奈的叹了口气说,之前部分老客户,在听闻芯片概念大热之后,也都纷纷找上他,希望能够把自己的项目,往芯片科技上尽量做一个结合,“要说做电子设备的创企,我还能帮着在概念上、愿景上结合一下。但那些本来做海淘电商的创业者,也要求带点芯片概念,这就有些过分了吧。”

对于那些要求“离谱”的创业者,无论是新老客户,炳添一律拒绝。但找上门要求在芯片上“做文章”的创业者,却依旧是络绎不绝。甚至有家涉足区块链领域的创企,在整个品牌服务周期还没结束之前,就开始询问能不能加点费用,把之前所约定的故事内容,转到芯片领域上来。

“还有些合资半导体企业,想说趁这个机会,往爱国情怀上靠。”他向懂懂笔记展示了一份刚刚完成的品牌形象设计图,上面赫然写着六个大字:中国心,中国芯。而需求方,则是一家韩资半导体厂商位于国内的合资代理企业,“许多外资公司,都想趁着这一次中兴的芯片事件,用文案、策划来展示各自的‘中国情结’,以博得更多中国消费者的认同。”

在创业者、外资企业眼里,中兴的芯片“危机”,或许是他们获得市场、融资、认可、口碑的“新机会”。随着国内众多商业巨头纷纷宣布加大芯片研发投入之后,有部分“投机者”更是嗅到了金钱的味道。

用与芯片相关的创业“故事”,获得资本机构、商业巨头的青睐,利用融资发一笔“横财”,才是近期大量涉足芯片概念的所谓创业者,其真正的目的所在。

那么,真的会有人给这样的“故事”投钱吗?

投资机构不傻,但“投机”机构却很多

“投资都是为了财富增值,没人会选择不赚钱的项目投资。”

两年前,前海一度是创业者们的福地,如今虽已没了当初的繁华,但在老严所创办的这家创客空间里,年轻人们的创业激情依旧高涨。他告诉懂懂笔记,空间现有的30家在孵创企里,有一半都是“创业老兵”了,他们从空间开业入驻,一直就“坚持”到了现在。而他所说的“坚持”,却是贬义的。

“好几个小年轻,到现在换了几个滩头(行业)了,从电商、开发、泛娱乐、区块链,没有一个领域能一始而终。”老严说,最近其中两家创企,似乎转型涉足芯片行业,甚至还搞了个二次创业的开业庆典,“都不知道几次创业了,还好意思说出来,真讽刺。”

不难看出,作为创客空间的负责人,老严打心底里看不起这些在创业路上朝秦暮楚的小年轻。但对于他们有时只用一个“故事”,就能带来几十上百万的投资,却又十分“佩服”。

“和芯片相关的概念,并没有那么好吃透,本以为这一次转型,最后在融资环节,社会能给这帮孩子一些教训,但我错了。”他告诉懂懂笔记,半个月前,这些创业者还没感知到“芯片话题”即将被炒热时,就已经有好几家资本机构,到空间来询问是否有从事芯片相关的创业团队,“他们知道中兴出事了,想必芯片概念会火,所以想先拿下芯片企业(等待增值)。”

当老严告知对方,空间里并没有相关芯片行业背景的团队时,对方显得有些沮丧,但还是与老严交换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紧追风口的创业者研发芯片全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