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结构的概念,从数量的角度对金融结构进行界定,认为金融结构是指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形式、属性和相对规模。金融机构的规模和形式发生变化,金融工具的不断革新演变,均会影响现有的金融结构。
将金融结构的概念进行深化,认为金融结构是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的组合,规模、活跃度和效率这三项指标可以很好地衡量金融结构,基于这三项指标可以把金融结构分为发达型金融结构与不发达型金融结构。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认为金融结构是指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在经济金融体系中的相对比例。在金融结构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研究中,“两分法”结构理论影响力较大,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其认为金融结构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市场主导型结构,另一种是银行主导型结构,即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视角。
支持市场主导型的学者认为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举足轻重,他们认为,金融市场可以有效分散风险、优化公司治理,从而促进一国经济发展。支持银行主导型的学者注重银行这种金融中介在减少信息不对称上的优化作用,他们认为,银行机构这种金融中介,可以有效汇集大量资金投资于各类项目,在资金动员、信息生产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经过学术界激烈讨论,学者发现,两种金融结构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各国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要素稟赋结构和产业结构也不同,只要与本地区要素稟赋结构相适应,就是最适合经济发展的金融结构。
广义的金融结构是指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金融中介、融资方式在金融体系中的相对比重。总的来说,广义金融结构可以包括以下三种:
一是金融工具,包括工具的种类、规模等;
二是金融中介,包括中介机构的类型、规模以及效率;
三是融资方式,包括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等等。
可以看出,广义金融结构由于范围较广,实际衡量时难以明确,所以在对金融结构进行测度时,学者往往采用融资结构来替代金融结构,因此这种意义下的金融结构被称为狭义金融结构,又叫做融资结构,通常用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来表示。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理论内涵,用来表述社会资金通过何种途径流入经济体的生产和运行,直接融资是融资方无需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就能获得资金的一种方式,主要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
间接融资是指融资方通过金融中介获取资金贷款的一种方式,该过程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完成,资金的供需双方没有直接的资金借贷关系,主要包括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
但融资结构与金融结构也不完全一样,具体而言,融资结构通常从微观视角进行考量,考察企业资金来源的构成,而金融结构通常从宏观视角进行考量,主要是对地区的融资环境、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等方面展开研究。
考虑到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方式,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进行信贷融资,因此对银行业结构展开研究也尤为重要。但是如果企业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必然会促使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因此对资本市场的结构展开研究也非常必要。
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为银行提供更广泛的融资渠道,银行市场的发展则可以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的融资工具和交易服务,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融资结构
在研究金融结构时,大多学者普遍使用融资结构进行衡量,融资结构一般是指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相对比例,也即银行和股票市场的相对组成,部分学者用单项指标进行度量,还有学者采用复合指标进行衡量。
如周开国和卢允之用单项指标,用股票市场市值占GDP的比重表征股票市场,用银行对私人部门的信贷余额占GDP的比重表征银行信贷市场。刘柳和屈小娥采用复合指标,以股票融资额占贷款融资额的比值进行衡量;以股票融资额加债券融资额之和与贷款融资额的比例进行衡量;
王勋和赵珍、曾国安和马宇佳用股市融资规模与所有金融机构融资规模之比代表金融结构;从规模、活力、效率三个维度分别选取股票市场市值和股票市场交易总值与银行私人信贷的比值、股票市场交易总值占GDP比重乘以银行总资产管理费用等指标,构建衡量金融结构的综合指标体系。以上有关融资结构的测度多从宏观视角出发,测度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相对比例。
而在微观视角下,国内外学者们对企业层面融资结构的度量常用股权融资比重和债权融资比重这种单项指标来表示,还有部分学者以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相对比例展开相关研究。
(二)银行业结构
具体到间接融资的研究,以往学者大多衡量间接融资占比对各类经济指标的影响,较少从间接融资内部结构出发研究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鉴于我国间接融资主要以银行为主导,故接下来从银行业结构出发,探究间接融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于中国这样以银行业为主导的发展中国家,金融结构主要是指银行业结构,而不是银行中介与金融市场的比例构成。因此,需要对金融结构的定义进行合理的扩展,使其更符合我国的现实特征。
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将金融结构的含义扩展为银行业结构。银行业结构是指不同规模、产权的银行在机构数量、存贷款总额、资产总额等方面的比例关系,以及银行业的垄断程度或集中程度。
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银行业结构不断演变,从只有一家银行,逐步发展为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导,各类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以及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多元发展的银行结构,大银行垄断的格局被逐渐打破,银行业的市场竞争性不断加强。
所以一部分学者从集中度或竞争性的角度来衡量银行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