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因素分析法:资金需要量=(基本资金平均占用额-不合理资金占用额)*(1+-预测期销售额增减率)*(1-预测期资金周转速度变化率)
销售百分比法:敏感性资产(现金,应收账款,存货),敏感性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与销售额的百分比关系
外部融资需求量=销售额增加额*(敏感性资产占基期销售%-敏感性负债占基期销售%)-预测期销售额*销售净利率*利润留存率
利润留存率=1-股利支付率
资金习性预测法
Y=a+bX
利润预测
本量利分析: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单价-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
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各因素变动百分比
变动陈本率+边际贡献率=1
销售额-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
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销售额
利润=销售收入*(1-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
盈亏临界点=盈亏平衡点-保本点
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单价
=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
=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利润)/销售额
盈亏临界点的利润=预测销售额-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边际贡献率
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盈亏临界点安全边际率=1
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正常经常销售量*%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正常经营销售额*%
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额(或实际订货额)
全面预算中财务预算是预算的核心内容(财务预算的核心就现金预算)
经营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是财务预算的基础
弹性预算(适用与业务量有关的预算)
第三章:股权筹资
资本成本:吸收直接投资普通股优先股留存收益
发行费用:普通股优先股吸收直接投资留存收益(无筹资费用)
长期借款例行保护条款:1.定期提交财务报表2.保存存货储备量3.及时清偿债务4不准贴现应收账款和出售应收账款5.不准以资产作其他承诺的担保或抵押
长期借款一般性保护条款:保持最低营运资金数额,保持最低流动比率数值(资产流动性)限制非经营性支出,限制企业资本支出的规模,限制公司的长期投资,限制在举债规模
特殊性保护条款:1.借款用途不得改变2.违约惩罚条款3.要求主要领导人购买人身保险.
借款钱少事多,快大低,速弹成
发行债权:钱多事少声誉好,锁定成本高又高(可用于流动性较差的长期资产,到期不可展期)
融资租赁:资产延期风险小,条件最少成本最高
资本成本:融资租赁发行债权借款
条件限制:借款发行债权融资租赁
个别资本成本=年用资费用/(筹资总额-筹资费用)
K=银行借款年利率*(1-25%)/(1-筹资费用率)
公司债权的资本成本=债权面值*票面利率*(1-25%)/筹资总额*(1-筹资费用率)
普通股资本成本={预计下年每股股利/当前每股市价*(1-筹资费用率)}+股利年增长率
=[当年每股股利*(1+股利年增长率)/当前每股市价*(1-筹资费用率)]+股利年增长率
普通股资本成本=无风险收益率+普通股β系数*(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收益率)
优先股资本成本=优先股年股息/当前每股市价*(1-优先股筹资费率)
留存收益资本成本=+股利年增长率
加权资本成本=(公司股本的市场价值/股本占融资总额的百分比)×债务成本+(公司债务的市场价值/债务占融资总额的百分比)×债务成本×(1-企业税率)。
每股收益无差别法:是指不同筹资方式下每股收益都是相等的息税前利润或者业务量
每股收益=/普通股股数
未来利润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债务筹资
经营杠杆:基于固定性经营成本的存在,资产报酬(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
经营杠杆系数
报告期数据=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基期数据=固前/固后
=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固定性经营成本)/息税前利润
销售额-变动成本-固定性经营成本-固定性资本成本=利润
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性经营成本=息税前利润
财务杠杆:基于固定资本成本的存在,试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
财务杠杆系数
报告期数据=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基期数据=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
=固前/固后
销售额-变动成本-固定性经营成本-固定性资本成本=利润
息税前利润-利息=利润
报告期总杠杆效应=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基期总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利润总额
股利分配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优点:资本结构最低,企业价值的长期最大化;缺点:不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不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与支出
适用于:初创阶段,衰退阶段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优点:稳定,赋予公司较大的灵活性。较大的财务弹性
适用于:高速增长阶段
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优点:稳定估价吸引投资;缺点:违反公司法
适用于:稳定增长阶段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优点:多盈多分,稳定股利;缺点: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股利支付率的确定难度较大
适用于:成熟阶段
第四章:投资决策
投资的原始投资(长期资产投资+垫支的营运资金)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经营期)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销售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净利润+折旧等非付现成本
=(销售收入-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折旧等非付现成本*所得税税率
终结期:
1.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出售价款-清理费用
2.点至营运资金的收回
3.固定资产变现净损益对现金净流量的影响
应交所得税=-(变价净收入-账面价值)*所得税税率
投资回收期=原始投资额/年现金净流量(现金流量相等)
投资回报率=年均现金净流量/原始投资额
贴现法
净现值法=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期数相同)
年金净流量法=平均年金现值(流入-流出)/年金系数(期数不同
=现金净流量总现值/年金现值系数
现金净流量=净利润+折旧
现值指数=现金流入量现值/现金流出量现值
=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
内含报酬率=流出量=流入量的收益率
股票投资的优点:投资收益高2.能降低股买力的损失3.流动性很强4.能达到控制公司的目;缺点:投资风险大
债权投资的优点:1.投资收益比较稳定2.投资安全性好;缺点:不能达到参加和控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目地
估价模型=将各年股利的现值加总
零增长模型(普通股价值)=上一期支付的固定股利/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
固定增长模型(普通股价值)=下一期预计支付的股利/(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股利增长率)
债权投资的估值=将在债权投资上未来收取的利息和收回本金折为现值
一年付息一次的债权估价模型(债权价值)=各期利息的现值+债权面值的现值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权的估价模型(债权价值)=债权到期值(即面值+n利息)的现值
贴现发行债权的估价模型(债权价值)=债权到期值(面值)的现值
公司并购:现金支付,股票对价,杠杆收购(管理层并购),卖方融资
公司收缩:是指公司对股本或资产进行重组从而缩减主营业务范围或缩小公司规模的各种资本运作方式
公司收缩的目标是:实现公司的最优规模
公司收缩的方式:资产剥离(资产置换),公司分立,分拆上市
第五章: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长期资金占用=非流动资产+永久性流动资产
长期资金来源=权益资金+长期负债+自发性负债
持有现金成本=持有成本+转换成本
持有成本=Q/2*有价证券报酬率
转换成本=全年现金需求量/Q*每次出售证券的交易成本
最佳现金持有量=(2*年现金持有总量*每次转换成本/有价证券报酬率)的开方
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周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应收账款
管理成本=赊销额*管理成本率
收账成本=赊销额*收账成本率
坏账成本=赊销额*预计坏账损失率
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资本成本
现金折扣成本=赊销额*现金折扣率
信用政策标准:5c,品质,能力,资本,抵押,条件
应收账款的保理(管理商:管家,买家,银行的作用)
1.减轻企业应收账的管理负担
2.2.减少坏账损失,降低经营风险
3.改善企业的财务结构(出售:增强资产的流动性,提高债务的清偿能力)
4.融资功能(实质:未到期应收账款向银行抵押融资)
存货的成本
购置成本=年需要量*单价
订货成本=固定订货成本+每次变动订货成本*(年需要量/每次进货量Q)
储存成本=固定储存成本+单位变动储存成本*(Q/2)
缺货成本=停工损失,拖欠发货损失,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等
最佳存货成本=(2*年需要量*每次订货变动成本/单位变动存储成本)的开方
经济订货批量总成本=(2-年需要量*每次订货变动成本*单位存储变动成本)的开方
实际利率=(名义借款金额*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
贴现法=6%/(1-6%)=名义利率/(1-名义利率)
加息法=2*名义利率
应收账款放弃现金折扣的代价=/(信用期-折扣期)*
第六章:
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
权益乘数-资产/所有者权益
产权比率=负债/所有者权益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资产
净资产收益率=权益乘数*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
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
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比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资本化利息)
带息负债比率=带息负债总额/负债总额
带息负债总额=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利息
反映资产质量状况的比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周转天数=/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的平均余额
周转天数=/周转次数
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反应盈利能力的比率
营业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净额*%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
成本费用:营业成本,附加,期间费用
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净资产*%
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本*%
资本:资本性投入和资本溢价
利润现金保证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反映经济增长状况的比率
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的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
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
资本保值增长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
技术投入比率=本年科技支出合计/本年营业收入净额
反映获取现金能力的比率
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销售收入
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普通股股数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平均总资产
基本每股收益=净利润/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商业信用筹资的优点:(1)商业信用容易取得;(2)企业有较大的机动权;(3)企业一般不用提供担保。
商业信用筹资的缺点:(1)商业信用筹资成本高;(2)容易恶化企业的信用水平;(3)受外部环境影响大
第八章
会计主体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不能持续经营,改变核算的方法)
会计分期规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是反应经营活动和总结经营活动的前提
货币是会计核算的统一计量单位
资产(1.经济很可能流入企业2.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流动资产:货币,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固定资产,长投等
负债:现时义务+推定义务
1.可靠性:实际发生的,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相关性:经济决策需要
3.可理解性: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
4.及时性: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5.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会计政策应相同,不得随意变更),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信息口径相同,互相可比)
6.实质重于形式(融资租赁)
7.重要性(考虑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效益问题,避免出现成本大于收益的情况)
8.谨慎性: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不低估费用或负债(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入账,可能发生的收益不入账)应用:1.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准备2.预计出售商品可能发生的保修义务
破产清算的前提是:非持续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