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是美丽的“水乡泽园”,是富饶的“渔米之乡”。
提升到文化层面,长乐应该是中国东南沿海福建早期海洋文化衍发区。江海孕育了丘陵和平原,造就了远古的长乐。
那个时候,长乐西部的闽江平原很大部分还淹没在母亲河或其支流里,东部和南部的大片疆域,也还是茫茫沧海边岸的洲屿滩涂,万顷江海湿地,鸥飞燕翔,气象万千。长乐历史就肇始于这方土地。——这一方湿润和煦,适于动植物和人类生长繁衍的神奇热土,从一开始就赢得了栖息在这里的原始氏族土著人的钟爱。
他们成群结队,择沿江沿海占山为寮,结茨而居。他们以蛇为图腾,断发纹身,以渔猎采集和简单垦殖为生。虽地僻海隅,却渐与商周文化、吴越文化、中原文化等有了联系。
春秋,周敬王二十六年(前),“吴灭越,尽得越地,吴王夫差尝略地至此作战船”。
三国时期,孙吴政权多次派甲士进军福建,其中多半是北方族人,后多滞留闽地生根繁衍。
永安三年(),吴以会稽南部都尉属地设建安郡,建衡元年()专置点船校尉,集结、监督谪徙罪徒造船。
凤凰三年(),吴末帝孙皓遣会稽太守郭诞,后又责侍中张浩镇此造船。建安郡成为造船业中心,造船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海船长二十余尺,载重十吨,可乘五六百人,雕镂彩绘,精巧绝伦,远望犹如楼阁,最大的可载乘三千余人。时长乐属建安郡,闽地诸多郡县志对建安造船之事,或未作记载,或语焉不详,长乐众书俱载之,并独称吴航,吴航头故址可供考据。
明代,郑和下西洋数万舟师驻泊地独选太平港,这件彪炳人类航海史的大事,发生在长乐,既是对长乐这块造船航海老基地的历史定位,更是长乐应该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深刻启示和必然选择。
二当南渡的先祖,不分是衣冠人物,还是平民百姓,他们裹着烽烟从寒冷枯*的北国,风尘仆仆地跋涉到柳暗花明山青水秀的东南水乡,都不由得眼前一亮,“举头已觉千山绿”!
欲滴的青绿,涵蓄着生命的滋润。无处不是绿的精魄,水的灵动。在一派抚慰人心的润绿中,在江海丘原天然衔接之处,一簇簇依山上下,缘丘纵横,高低不齐的农舍,亲热地偎依成大小不一的墟落。
村道弯弯,缓缓地隐没在田间。山径斜曲,蠕蠕地爬进密匝匝的山林。村周不是溪涧,就是港汊,一块块稻田,被滋润的绿不见边。总之,这里水之充沛水之亲近是北国难以比匹的。
也有少数村庄稍离了天然江河水源,聪明勤劳的乡民,便在山垅里劈垒梯田,引泉流灌溉,在低洼处挖涸积水防旱,就房前打井,近村边凿塘,天旱就架起龙骨车车水。大气点的,就几个村甚至几十个村,合谋挖蓄用水的湖和引灌闽江水的港。让湖水连着江水,湖水经过斗门连着滩涂,明珠般的湖和陈塘港、莲柄港、十八孔湖等伟大的水利工程,就这样镶嵌进了长乐的版图。
湖港外,大海横亘南北,近在眼前的地平线不断延伸,眼界越伸越远,远过海鸥消失的天边。天边有几笔淡墨黛色抹就的海岛——那靠北的是白犬列岛,南边的是长屿列岛。岛这边的土地就是他们将要落足和认同的地方了。
县城在哪里?县城,——前天还没有县城,昨天设县董奉山下,现在已移置六平山麓了。布建县城不能不考虑避风就水,要讲究顺风顺水,乐山乐水,使山水环绕,山重水覆,做到“城内有水”,“城外有池”,“大小舟楫皆可入城”。雁南归,凤来仪,初来乍到的望族大户,或尔后的裔属们,不能不温温昔日的旧梦,经营自己的新生活,经意不经意地把中原文化的磅礴大气带到了海湄山陬。悄悄地,这海的边地山的深处,就蕴育和崛起了城镇、街巷、集市来了。
到明中叶,陈省大手笔写出《吴航赋》的时候,县城内便已展现东西二隅六图十八里十三街十四境二十巷十八桥和街联官绅五大府第的架局和规模了。
从唐肃宗上元元年()长乐县治移设六平吴航头至明弘治三年()建最早的城郭,年间“不城不隍”、“守在四境”的状况,终得以改变,衙署、大堂等参照北地购制陆续完善,虽不甚恢宏,但中规中矩,精巧玲珑,使山光映于庭阶,水声入于厅事,周边榕荫如盖,梅竹雅植,桃杏飘香,彰显了本土文化与中原南徙文化结合的特别优势和另类特点。延伸到都鄙乡村,名门大户的宅院也相继出现了。四扇三,六扇五,八扇七,前后过水,三落透后,天井,出楹廊,门前照壁,旗杆,驻马石,四围风火高墙等等。
迄今成景观的,市里有司马里一条街、司马第和兴贤坊观察第,乡间有鹤上九头马、感恩九座里和玉田洋中厝百鸟朝凤凰,都是长乐明清古建筑的精品华章。
三人口迁徙流动,本不足为奇。但北国中原人氏不远万里,辗转南徙滨海偏狭小县,一拨又一拨,一茬又一茬,时间逾越二千年上下,这不能不说是颇为奇特的现象。
不是说长乐是“弹丸小邑”吗?中原那些有教养的“衣冠人物”,在晋代末年,在五代残唐,在宋元明清,怎么肯带着自己的眷属和身家性命,不少仕人甚至还带着舍不得丢弃的书籍和画卷,风风火火地投奔长乐而来呢?长乐有多大能耐能容得下这么多异乡人呢?也许只要看看长乐所处的地缘、社会、人文环境,问题就不难理解了,答案也就出来了。
从地理位置来看,长乐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闽江金三角地带,正置于长江金三角与珠江金三角之间,极富濒江临海的地缘优势。陵阜、平原牵着闽江水,连着广阔的滩涂和浩瀚的大海。气候温暖,雨水充沛,稻菽瓜果之利,渔盐畜禽之饶,舟楫风帆之便,这一切都足资凭藉。
从社会环境优势来看,长乐置县以来,中华大地多次出现北乱南安的世局,而本地“罕遭兵燹”,较为安定,若世外桃源,因此有较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
从人文精神特点来看,长乐海阔天空,乡民饱受海天熏陶,志存高远,胸怀宽阔,淳朴热情,只要利于发展的都不会拒纳,更不会排斥,而恰恰是乐于吸纳。久而久之,自然造就了百川走海的气势和海纳百川的气度。
北雁南飞,辗转迁航,这在长乐发展史上,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是生命遭际的抉择,是命运的迁徙,是走向海洋文化的长途之旅。进步的北方汉族和有作为的少数民族,一次又一次地给本土注入北方血统人口,同时也把生产力和原生地的文化、风俗携带到滨海之地。长乐则以大海般宽阔的胸襟,不倦地吸收、接嫁、蓄纳中院*河文化、草原游牧文化、儒道释文化,以及多元的外来文化。几经参合融和,打造成华夏文化大格局中长乐滨海文化板块。
四在长乐滨海文化的版块里,长乐人在选择生存环境,取舍生活理想,传承社会文明,以及争取富裕与世俗的平等享受等等方面,其社会的文化的人生价值取向和精神诉求,我们不能断定她与北方与西部等地存在质的差别,但她的本土文化特点,多样性特点,以及和各种文化兼容互补的特点,却是人人感受得到的。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古代本土长期远离战火硝烟,岁月似乎总是在一个平静、徐缓、稳定的水平面上运行,因此这里的人们很讲究如何利用和享受和平安逸的日常生活。
闾里小巷之中,桑林田园之上,不难看到这样一种人,他们的体材,女人不像西部婆姨那样奔放泼辣,但身材丰满灵巧、眼睛水灵,肌肤白皙细嫩。男人不像关东汉子那样高大魁梧,个头适中,穿着随意,不是奶油小生的类派,帅哥酷男似乎也称不上,但干练,干练得令人想亲近。
他们开朗乐观,头脑灵活,精于生计,惯于安逸,年岁稍大点便老于世故,都喜欢舒适自在,特爱讲体面。这便是相当一部分长乐人的模样。他们是温柔和婉的南方和平环境打造出来的平和实在的乡民。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狩猎渔樵耕读,构成他们生计活动的主要内容。年登大有,家庆小康,安居乐业,温饱富裕,是他们共同的生活追求。“衣食足而知礼仪,家富足而户诗书”,尊师重教,科甲称雄,文风素盛,也就事出自然了。
唐开科取士,长乐金榜题名第一人是开成三年()的林鶠。捷报传来,方安里这一家人欣喜之余,新科进士决定捐田筑滨、闾二湖,这在读书人中开了个好头。
唐御史林升筑室筹岩山,课子读书,望子成龙,果然天道酬勤,五子俱登科,第五子慎思复中宏词科第一,懿宗赐“兰桂同芳”匾,乡被名“芳桂”,里曰“大宏”。
宋代进士长乐最多。由石门徙东门尝疏资圣溪建下撸桥的陈毅,父己子孙曾玄六世近二十名进士(含族中旁系),这在中国科举史上也是罕见的荣耀。同样甲第蝉联的,还有景德进士、御史大夫陈岌,其子孙在宋高宗、孝宗两朝一门七进士,世称“七条金带”。
淳熙二年()至端平二年()这六十年时段里,一再涌现了我称之为密集型、队列式的进士群体。同榜十进士以上的至少出现七次,淳熙五年()一榜竟中十六人。
“七世二元十进士”的传奇出自滨海小渔村姚坑。姚坑明教堂是宋代贤儒云集的著名读书处。“二元十进士”中的姚能举、姚宗虞(能举子)、姚颖(状元,能举孙)、姚同(能举五世孙)、姚震(能举六世孙)、姚勉(状元,震子),以及林亚文,林得中、姚逢午、陈文龙(状元)、陈觉伯等十余人,皆拖迹明教堂而继轨联镳中进士。明教堂元台碑是姚坑科举成就的历史证物。
到了有明一代,洪武进士中书舍人陈洵仁削籍归里后应聘讲学于东溪精舍,教授泮生吴实、马铎、林应、高淮、周瑶、李马、谢复进、高沂、林山乔、陈全等十人,使数年间相继擢巍科,登显贵,名动京城,大振邑之文风士气。
古县上舍陈姓家族,在明、清两朝,数世簪缨不断,“五世七进士,父子两尚书”,名流当时,族甲闽中。村中原立有双桂坊,尚书坊,两坊跨街而建,故古槐横街又称坊下街。尚书陈长祚于坊下街建有朱墩塔。这坊、塔与十洋通衢坊所标榜的“联科状元”(马铎、李骐)、“兄弟文宗”(陈瑞、陈省)、“父子解元”(林赐、林侨),九德坊所载正德九进士、马江亭海滨邹鲁坊尽书邑人科第芳名一样,无不聚焦突显了长乐科场历史的辉煌。
读书求功名的人多,合逻辑的结果不外是举子多,中举登第者多,为官为宦者多,还有就是文人墨士亦多,是滨海文化名邦长乐的一个亮点。
无意为官的儒士陈烈,与同邑陈襄、周希孟、郑穆讲学闽中,称海滨四先生,与周敦颐等人“开宋朝理学之始”,堪称长乐第一大儒。他在二都翁山建江山第一楼,是福州地区出现最早的读书楼。江山第一诗和元夕灯诗等代表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南宋后期卓越词家陈经国,有《龟峰词》和《龟峰绝句》行世。钱钟书《宋诗记事》载有邑人陈合于淳祐三年()作的诗评:“西晋风流自一家,忆君魂梦到梅花。梅花深处无人迹,明月一支霜外斜。”郑振铎评经国词:“多感慨语,超脱语,言微而意近,与当时作风不相类”。尤其丁酉岁感事《沁园春》,“未必逊于张孝祥的悲愤,辛稼轩的激昂”。
明清长乐诗文大宗荟萃江田,梁家、谢姓、陈族分别奉献了一大批文士诗人。*道周如是说:闽诗之兴始于欧、*,至郑祠部称盛矣。中间作者五六十家,长乐诸老,几据其半,故长乐之于三山,犹昆岑之有群玉也。
“闽中才子”,长乐占其六:郑定、高棅、陈亮、王恭,流寓周伭、*伭。
明朝永乐年间,闽中有十个文坛俊杰,他们作诗旨趣相近,结社唱和,逐步形成闽中诗派,对后世诗歌的发展影响巨大,故被时人称为“闽中十才子”。《明史》也有“闽中善诗者,称十才子……”的记载。他们分别是林鸿、高棅、王恭、王偁、陈亮、郑定、王褒、唐泰、周玄、*玄,其中高棅、王恭、郑定、陈亮为长乐人氏。流寓长乐的周玄和*玄。
周玄(约年前后出生),字又玄,一字微之,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林鸿弟子,明学者、藏书家。曾挟书千卷,在长乐高棅家读书,10年后以尽记所读,弃书离去。明永乐间,以文学征,授礼部员外郎(一作祠部尚书郎)。著有《宜秋集》8卷及《周祠部诗》。永乐中以文学征拜祠部尚书郎。与*玄皆出于林鸿门下,时称"二玄"。多藏书,好挟书出游。尝携数千卷至乐《今福建长乐》,见高柄言:此为吾友也。出所携书读10年后辞去,尽弃所携图书说:"在吾胸中矣。"高柄得玄遗书,创建"玩宇楼"藏子。
*玄明昆山(今属江苏)人,字玄人。以岁贡官泉州训导。工诗。师事林鸿。与周玄齐名,为"闽中十子"之一。有《*博士诗》。
高棅:时称“三绝”
高棅(—)字彦恢,后改名廷礼,号漫士,长乐人。性善饮,博学能诗,工书画,书学汉隶,画学米芾父子,世称“三绝”。明永乐初,与王恭都以布衣徵入翰林院,为待诏,后迁翰林院典籍。他研究唐诗十几年,编成《啸台集》20卷、《木天清气集》14卷传世。其所选《唐诗品汇》90卷、《拾遗》10卷、《唐诗正声》22卷。他钟情唐诗,吟咏苦读,研究至深,他从声律形式方面去窥探盛唐诗歌胡艺术宝库,收获颇丰。他首次将诗体分类,并注重对诗歌风格、中国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的研究,促进明代诗学潮流的发展。
高棅的诗情景交融,寄意深远,耐人寻味。他在长乐生活了五十多年,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他特别喜欢大海,常与友人到海边观海听潮。他站在海边,看潮涨潮落,抒心中无限感慨。在《峤屿春潮》中,他写道:“瀛洲见海色,潮来如风雨。初日照寒涛,春声在孤屿。飞帆落镜中,望入桃花去。”其诗韵、诗情与林鸿相近,两人同为闽中诗派的代表人物。
王恭:参编《永乐大典》
王恭(约年-?),字安仲,明洪武间隐居筹岩山,自号皆山樵者。长乐沙堤人,明朝永乐年间,郑定、高棅推荐他,拜翰林典籍,年六十余,参修《永乐大典》。书稿完成后,王恭急急地打点行装,准备回归故里。他不曾留恋京城的繁华,而是想念故乡的山水。他归心似箭,在他看来,京城虽好是他乡呀!在回乡途中,他有感而作《春雁》一诗:“春风一夜别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诗中以写衡山归雁,寓思乡情怀,立意深远,余味无穷。他一生作品丰富,著有《白云樵唱集》4卷、《草泽狂歌》5卷、《王恭诗集》7卷及《凤台清啸》等。他的诗吐言清拔,不染俗尘,感情真挚,无愧于才子的称号。
郑定:以草书闻名天下
郑定,明代历史人物,字孟宣。元末,他投笔从戎,曾跟随割据粤闽一带的陈友定征战南北。友定失败后,郑定外逃,很久以后才回到故里长乐居住。洪武年间,举明经为训导;永乐年间,入为国子助教。他善击剑,善写诗,还以草书名闻天下,甚为学子结缙所赞许。在闽中十才子里,郑定是个传奇式的人物。他文能写诗,武会击剑,堪称文武双全。他为人豪爽,行侠仗义,与高棅、王恭、陈亮等人情投意合,来往密切,四人间多有酬唱。他著有《澹斋集》,在《渭上官猎》中展示了他非凡的人生襟怀,诗中写道:“草折渭门霜,萧萧猎气*。飞弓秋万里,纵马日千场。雕雾藏沙回,鹰风入树长。将军骄意气,射杀白河狼。”该诗语气雄阔,气势磅礴。
陈亮:累诏不出
陈亮,字景明,别号沧洲狂客。福建长乐人。学识渊博,善于写诗。他是元代儒生,推崇五代时的陈抟。五代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为避战乱,陈抟隐居武当山。他看破红尘,独善其身,潜心道学,以山水为乐。周世宗时,诏为谏议大夫,他拒不接受,而专心攻读易经,自号扶摇子,且能自言死期而卒。明初,陈亮作《读陈抟传》以明志,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累次诏他,他都不出来做官。陈亮在家乡沙堤筑有读书处,其中有一个景点取名为“沧浪清隐”。他的朋友高棅为之绘图,王恭为之题诗。他在读书处吟诗作文,自得其乐,曾写有《沧浪清隐》一诗:“我爱沧浪水,千寻见底清。月明三岛近,风定一波平。清隐将遗世,垂竿不钓名。何时歌鼓枻,相与濯尘缨。”诗中抒发了他淡泊名利、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心情。
五作为海洋文化衍发区的长乐文化板块,既善容厚纳,又敢于延伸出去拓展新天地。眼光象大海一样远大,开放的长乐人从不主张闭疆自守,更不甘于永远把自己拘束在百里小区之内。中原文化在冲决*河跨越长江进入闽江流域而融为海洋文化之后,她并没有终止自己继续奔腾的道路。她要走向全国,走向“海外”。这是长乐发展史上又一个不争的事实。
长乐地狭人多,谢在杭在其《五杂俎》中写下一句话:长乐人“尚什伍游食于外”。实话实说,一语道破真实。这种真实情况,既是对长乐人勇于“破茧腾飞”的开拓精神,和敢于“红杏出墙”的积极进取精神。“什伍游食于外”这句话,长期没有引起文史学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