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
生活压力也是与日俱增
拼命地工作只为让家人过得好些
为了多赚点钱
45岁的柳师傅在深夜做起了代驾
可没想到,就在前些日子
他却永远地倒在了驾驶室里……
该拐弯的地方也不拐弯
开车的代驾师傅突然没了反应
12月15日晚,南京市民李先生喝酒后,用滴滴出行软件叫了代驾柳师傅。柳师傅中等身材,衣着整洁,看起来还挺干练的,身子也比较结实。
但在车辆行驶途中,李先生发现柳师傅并没有按正开着的导航提示拐弯,“我看不对头啊,连忙喊师傅要拐弯了,但他没有反应。”李先生说,他坐在后排右边位置,赶紧用左手拍了拍代驾的右肩,对方仍旧没有反应。
李先生又赶紧喊了几声,柳师傅竟然发出了打呼噜的声音,把李先生吓得不轻。此时的李先生还以为代驾可能睡着了,幸好李先生当晚喝的酒还不多,头脑清醒的他,赶紧从后排制动车辆。
“代驾的脚还踩在油门上,双手搭在方向盘上。当时车辆时速在30到40公里之间,我赶紧强制将挡位推到P挡(泊车挡),又开始拉电子手刹。”李先生说,可能是紧急情况下,第一次拉电子手刹,又弹了回来,车辆继续前行,他赶紧再次用力拉,这次终于拉住了。
上前一看竟没了呼吸
医生到现场确认代驾已死亡
李先生摇了摇代驾师傅,发现此时代驾的双手垂了下来,不仅没有了呼噜声,整个人都没了反应。
“我赶紧从后排处下车,拉开驾驶室的门,发现代驾师傅坐在驾驶座位上,竟然连气息都没有了,于是赶紧将车辆熄火。”李先生表示,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他立刻选择了报警。
很快,当地警方赶到了现场,发现代驾人已经不行了。而随后赶来的急救医生上前检查,确认代驾师傅已经死亡。
从目前警方初步调查的结果来看,死者柳某今年45岁,并没有外伤,但更进一步的死因仍需要作病理分析。
网友热议:
生活不易,多注意健康
中年男人的压力到底有多大?一个中年男人每天一睁开眼,周围都是想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一个他可以依靠的人。
又要事业有成,又要顾家……
这个年龄段的男人,一般上有老板,下面有几个下属,升职很难,但是被后辈赶超却很容易。
也想停一停,休息一下,但现实它不允许啊!
压力之下,一方面,需要学会自我调节,另一方面,需要学会对潜在危险进行预防。
猝死最易盯上这些人
出现这些征兆千万当心
冬季,心血管病人格外要警惕!
容易猝死人群
1、抑郁:抑郁焦虑加速心血管病的形成,是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肌梗塞的一个独立威胁因素。心血管病伴随着焦虑抑郁,成为猝死的一个重要因素。
2、打呼噜:打鼾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个征兆,如果“睡眠呼吸暂停”时间一次超过秒,很可能发生睡眠中猝死。
3、过度劳累:经常熬夜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处于功能失调状态;吃饭、作息不规律会引起低糖低钾,电解质紊乱,导致心律不齐,这是引发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4、熬夜:长期熬夜诱发心律失常、心脏早搏而突然晕倒,若没获得及时急救,易发生猝死。另外,长期熬夜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5、肥胖:心血管病最爱胖子。肥胖人群几乎把所有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占全。而且胖子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冠心病,这时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
6、久坐电脑前:长期上网属于静态性动作,血液粘稠度较高,下肢可能形成深静脉血栓,运动时血栓脱落,可能会造成肺梗塞,严重可能导致猝死。
7、抽烟喝酒:吸烟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常人的3倍。酒精能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是扣动心脏病发作的扳机,长期饮酒还可导致心脏衰竭等疾病。
猝死发病前也有征兆
征兆1:疼痛
相比较而言,疼痛反应是猝死的发病征兆中,最易被感知的信号。当感到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要提高警惕。
征兆2: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
如果工作性质是久坐或长期站立,血液循环不好,当病情发作时,除了疼痛外,若还有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等,要高度怀疑可能是肺栓塞。
征兆3:重度血压升高
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征兆是剧烈疼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时会伴有重度的血压升高。
征兆4:胸痛
冠心病猝死率最高。典型的冠心病表现是胸痛,一般发生在胸骨后方,整个边界不是很明确,它的面积会适当大一点儿(跟手掌面积差不多),或者说不清到底哪疼,主要是闷痛的感觉。而针扎的刺痛或者是“按着疼”的感觉往往跟心脏关系不大。
掌握黄金4分钟救人很重要
关键时刻或能救人一命
据了解,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患者被救活的概率会大很多,又称“生死时速4分钟”。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心肺复苏术(CPR)并不高深,掌握几个关键步骤,有可能救人一命,挽救一个家庭。
急救怎么做?
记住,医院
而是拨打
并立即就地有效规范进行心肺复苏
▼
从疲劳到猝死仅6步
收好这份抗疲劳手册
生活不易
但更要把身体照顾好
下方点个“好看”
让更多人知道健康的重要性
互动时刻有奖征集12月5日,中国反邪教和中国楹联协会、中国社会艺术协会榜书委员会一起发起的“正气杯”春/对联大赛正式启动!秀出你的才艺,赢取元大奖,快长按识别下方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多个社区,和社工与志愿者一起,来到老年人身边,来到困难家庭和特殊人群身边……这些家庭,有的是相依为命的老夫妻俩其中一个生了重病,有的是子女早逝或患病不能自理,而父母渐老无力照顾。他们的生活,如风中的残烛飘忽摇曳,我们,又该如何为他们遮风挡雨?
世界让我挫败,我还舍不得离开。——《奥丽芙·基特里奇》
家住杭州下城区马市街社区61岁的赵大伯怎么也无法料到,春节期间,一向身体还可以的他,会撇下心心念念、一直照顾着的母亲(瘫痪)和阿妹(有精神疾患),先走一步(详见此前报道:去世三天才被发现:杭州一位空巢老人的最后一个春节)。
令人唏嘘的是,他在家离世数日才被发现。而在邻里眼中一向内向、沉默的他,其实是才华横溢的教师、编剧和作家(详见此前报道:杭州空巢老人后续:没想到去世老人竟然是一位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
数据显示,在杭州,每5个人中就有一位是超过60岁的老年人。
想女儿了,老人只能对着鸟儿说说话。
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如何更好地扶持困难家庭和特殊人群,则需要全社会更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