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联合干预治疗顽固性失眠二则诊余随笔
TUhjnbcbe - 2021/6/6 1:40:00
治白癜风广州哪家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案例一:

患者王某,女,69岁,-3-04日就诊。患者间断心悸、胸闷、寐差一年余,加重一周。半年前曾就诊西医心内科,查心脏多普勒超声、动态心电监测均未发现阳性指征,后诊断为心脏神经功能紊乱(功能性心脏病),服用西药调节(具体不详)效果不好。近日虽联合服用佐匹克隆和艾司唑仑,昨夜仍彻夜难眠,倍感焦虑困苦,夜间求助友人介绍来诊。

刻下:患者精神疲惫、焦虑,胸闷、左肩背沉重,心悸、短气。脉结代,阳旺阴弱。(脉来3-4次一止),时有嗳气。舌暗红有瘀斑,苔黄腻而干。触诊背部:上胸段背部胸神经后外侧皮支区域有韧性结节,以拇指按压,患者顿感舒适,考虑与胸神经后支卡压有关。

诊断:中医诊断:失眠、心悸。心脾两虚、胆郁痰扰证。

西医诊断:失眠,早搏,胸神经后支卡压综合症。

辨证分析:失眠的中心病位在心,但与肝、胆、脾胃、肾多脏有关。其病机与阴虚阳亢,阳不入阴有关。本例患者出现频繁早搏,乃心阳、心气不足不能推动宣通血脉,血虚不能荣养心脉所致,心神失养,故心悸不寐。营血亏虚,气虚血瘀故舌质暗。《灵枢·大惑论》“卫气常留于阳,不能入于阴。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阳跷盛故目不明矣”。另由于长期焦虑,耗伤心脾,脾失运化,痰浊内生,阻闭气机,郁而化热伤阴,故苔黄腻而干。心气、心血本已不足,加之痰热内扰,神机不安,故不得安睡。

另:从结构医学角度考虑,胸神经后皮支卡压,则神经电位信息紊乱。而胸神经根部有交通支与胸心神经相交通。故其紊乱信息可通过交通支干扰胸心神经,而引发心脏神经调节紊乱出现心脏功能异常症状。同时,紊乱的信息通过脊髓上行纤维向中枢传递,而引发中枢兴奋不得安卧。

治疗:1、铍针治疗:以解除胸神经后皮支卡压。治疗结束患者顿感舒爽。

2、中药治疗,处方如下:

3月11日复诊:患者诸症均减,精神佳,偶见早搏。西药佐匹克隆停用,仅服半片艾司唑仑,已可安睡5-6个小时。效不更方,治疗仍遵前法。铍针治疗一次。中药如前。

3月18日三诊:心悸、胸闷症状消失,停服艾司唑仑,已能安睡6小时左右。脉弦滑,舌暗红苔中根部略腻。前方再进7剂善后。

总结:方中茯神、远志肉、炒枣仁、柏子仁、以安养心神;生地补心肾之阴而养肝血;气郁木不疏土“胃不和则卧不安”菖蒲、枳实、竹茹、陈皮、半夏化痰和胃,行气运脾;太子参、麦冬、五味子、丹参、琥珀合用,养心阴,行心血,宁心神;炙甘草、太子参、桂枝营心阳,补心脾;牡蛎、龙齿重镇潜阳,宁心安神。诸药合用,有养心阴,补心血,益气复脉,化痰解郁,宁心安神之功。而铍针治疗技术在脊柱相关的内脏功能性疾病中的应用,在临床探索当中屡收奇效,值得同道朋友更多参与、探索、推广!

案例二:

患者李xx,女,43岁,公司职员。患者主诉:失眠二年余,加重一周。

两年前因子宫癌切除术后间断性失眠,近三个月为获得正常睡眠经常间断性依赖抗焦虑药物;近一周前因情绪刺激致彻夜不得安卧,倍感痛苦,虽服用中西药物,仍效果不佳而来求诊。刻下:患者头目胀痛,焦虑烦躁,心悸易惊,胸闷纳差,大便粘滞;舌体胖大暗红,苔白腻;脉弦滑尺弱。

中医诊断:不寐,气郁痰扰。

西医诊断:失眠,植物神经紊乱。

辨证分析:失眠的中心病位在心,但与肝、胆、脾胃、肾多脏有关。其病机与阴虚阳亢,阳不入阴有关。本患者属癌症术后,气血本亏,加之有一定心理焦虑,过于思虑耗伤心脾,运化不及,脾胃气滞,痰浊内生,加之情绪刺激,郁怒阳气亢逆,挟痰上扰心神,心神失养,阴不制阳致失眠。

治法:潜阳安神,解郁化痰,安神定志。

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于当时行颅腔、腹腔手法调理,结合中医辨证选穴推拿以理气解郁催眠。患者当时入睡,醒来倍感神奇。同时建议口服中药日常调治。

10月7日复诊:睡眠、胸闷心悸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艾司唑仑已减至一片。效不更方,治疗仍遵前法。推拿结合颅腔、腹腔手法继续调理一次;中药继服七剂。

总结:此患者间断失眠两年余,失眠加重3个月,近日情绪刺激致彻夜不得安卧。故当天以手法从脊柱相关角度,以颅腔、内脏手法调理以理气、催眠,患者心理、情绪得以舒缓。继服中药,方中茯神、远志肉、炒枣仁、柏子仁、生地以安养心神;气郁木不疏土“胃不和则卧不安”菖蒲、枳实、竹茹、陈皮、半夏化痰和胃,加川芎、醋香附、柴胡、防风柔肝解郁,合煅龙骨、煅牡蛎潜阳安神。诸药合方,寓安于行,寓通于补;共奏潜阳宁心、解郁化痰、养血安神之工。另:临床中在中医辨证处方基础上,更应综合考虑。随现代结构医学的发展,充分认识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多维度分析,多手段干预,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思辨逻辑:当前顽固性失眠患者逐年成倍数增长,已成为困扰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健康问题。中医认为多心肝血虚,但变证丛生,常虚实夹杂。所以临床处理应在中医辨证处方基础上,更应综合考虑。随现代结构医学的发展,充分认识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多维度分析,多手段干预,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西医学认为:失眠是颅内中枢存在异常兴奋灶。

其病理机制为:脑干网状结构接受各种感觉输入纤维的侧支,和来自大脑皮层的下行纤维。它通过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广泛地投射到大脑皮层,一直传递到丘脑非特异核,与弥散性丘脑投射系统发生联系。其下行纤维抑制脊髓反射活动,刺激网状结构导致觉醒,而阻断其上行通路产生睡眠。睡和醒的状态决定于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程度。

从现代结构医学角度,各种原因的颈椎病因交感神经的反射性活动及推动脉的供血不足,均可引起网状结构系统发生变化而产生睡眠障碍。其原因多见于颈椎病、颈胸交接处出现结构蜕变或错位,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及颈交感神经丛,使脑部供血不足,或牵拉刺激颈上交感神经节引致兴奋;或颈胸交界处关节错位,影响星状神经节,引起多梦易醒。而产生睡眠障碍。而中段胸椎错位使交感神经受刺激,除多梦突然醒外,还出现胃部症状。所以,临床在中医辨证基础上,要从结构医学角度给与

1
查看完整版本: 联合干预治疗顽固性失眠二则诊余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