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论坛

首页 » 问答 » 发展 » 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还会继续
TUhjnbcbe - 2021/7/25 14:00:00

目前宏观经济下行,最让人担心的倒不是产能过剩、地方债和房地产泡沫,而是从年下半年就开始的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境,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最有活力的部分,是经济发展的未来,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的表现,私营企业投资能力的持续下行,让宏观经济的真正复苏往往得而复失。

其实对于每一个高速发展过后的经济体而言,有一定的产能过剩,有一定的债务,有一定的房地产泡沫,甚至有一定程度上的银行坏账,都是很正常的,即使发生一定规模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这正如同开车,开的过快就应该点刹,让车慢下来,或者停下来,有时候甚至还应该后退一下,以得到此后开车能够更加平稳顺利。美国经济发展多年,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发生无数起,这不是什么坏事,是经济有序调整。目前中国社会上下层,有这个认识的人很少。

因此,有时候可以容忍一定的衰退,容忍一定的风险释放,容忍合适的市场出清,这是宏观经济管理的艺术。

然而,这里最关键的一点是,经济发展要有新的动力,新的增长点,而这些都是首先从中小企业身上首先萌芽生长出来的,所以在经济衰退时期,呵护中小企业非常重要,对中小企业降税,降低其运营成本,降低其融资成本等等都是政府必须做的。

但是此次中国经济衰退的特点是,首先是中小企业首当其冲,表现为从年下半年开始的温州中小企业的老板集体跑路,接着逐渐蔓延到全国,除了经营环境的恶化外,中小企业最大的问题是融资成本过高,或者融不到资金。而在经济下行期,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资信更差,其融资环境就进入了恶性循环。

所以,从今年以来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就成了突出问题,成为国务院常务会议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央行也在货币政策上实行了多种措施,比如定向降准、定向降息等等,这些措施可能局部有一定效果,但总体来看效果不大。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央行在定向政策上,似乎也是心灰意懒了。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为什么从今年年初以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把高企的银行间市场利率给拉了下来,但是银行从央行拿到这些成本低廉的资金之后,转手却以高价贷给了企业呢?这里的问题其实还是金融体制出了问题。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银行“还旧贷新”政策使贷款到期企业被迫向小贷公司借款“过桥”,但一“过桥”,万中就有60万被抽走了

所谓的“过桥”,是银行业经营的一个规则,一期贷款到期后,企业要将原来借款全部还清后才能续贷新款,如此“大还大借”不利于维持企业正常运转;而如果贷款到期、企业又没有足够现金还贷,就必须求助“贷款公司”借钱“过桥”。以目前广西为例,向小额贷款公司借款“过桥”,一般以一周为一期,一期为2分利,两期4分利,三期6分利;而从还银行上一期的贷款到银行下一期贷款放出来,一般需要3周以上。而其实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也是从商业银行拆借来的。

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在“过桥”的过程中,银行不给企业贷款,而是把资金拆借给了贷款公司,然后再高价贷给小企业。这其实是银行和贷款公司合谋的一次敲诈行为,所以知情人士说,这一政策助长了小额贷款公司与银行的勾结,“一边是银行延迟放款速度,一边小贷公司收取高额利息。一个资金‘过桥’过程,实体企业相当于被银行和小贷公司坐了两次庄。”

以上行为也许只是一个个别事件,但是反映了一个根本的问题是,中国金融服务供给的严重不足。

在以上案例中,企业为什么会被敲诈,其重要原因是他找不到比它更低价格的贷款,没有选择,资金的来源只有银行,而大多数是国有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也是来源于银行的,因此银行就可以做庄,就可以漫天要价,就可以敲诈。而企业为了未来能够经营继续,忍气吞声,借了高价的恶意的贷款,如果以后还不上,企业也会选择跑路这种不负责任的方式,因为在他认为,他经营的失败,并非自身的原因,而是银行逼迫的。

中国金融改革十多年,尤其是银行业改革,其最终结果是把银行做大了做强了,个个做成了巨无霸,做成了怪兽,但是却成为实体经济的吸金者,如果说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你把金融业做成巨无霸,到底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这是金融决策高层值得好好思考的。而思维宏观金融智库(FHT)就认为,肯定是当年改革主导思想除了偏差,或者改革到半山腰停下来,改革的结果偏离了改革的初衷。

从目前看来,中国银行业赢利仍然如火如荼,从银行自身看,根本没有改革的必要,改革者也没有动力,这也从金融高层最近的表态能看出来。银行业实质性的改革可能还遥遥无期,那么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也可能还将继续。

(ID:swgdhgzk)

四维宏观金融智库(swgdhgzk)”专注于精品原创文章,如您喜欢,请点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四维是由业内金融专家、资深财经编辑记者组成的一个咨询顾问机构,业已形成宏观经济咨询、资本运作与投融资、金融机构咨询、市值管理、品牌宣传、财经公关等业务体系。如有需求请联系我们:swhgjrzk

.
1
查看完整版本: 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还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