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也进入深水区。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显示:截至年1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为.57万亿元,居民储蓄余额为93.44万亿元。另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2.73万亿元。如果把这两组数字联系起来看,我们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每年50多万亿的投资资金从何而来,多万亿元的储蓄余额又将投向何处?这就是我国投资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按照自由贸易规则,我国投资领域的全面开放刻不容缓,外资的强势介入已给中国的政府和民间投资带来巨大的压力。为了迎接国际资本的挑战,中国政府鼓励扶持民间资本发展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
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全球市场萎缩、保护主义上升的背景下,内卷现象日益严重,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破解发展困局的国策。无论是需求结构升级,还是供给能力提升,都对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化投融资体制市场化改革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理想选择。
一、中国投资体制改革的市场化道路选择
在投资体制改革的方向上,中国政府已经确认要走市场化道路,努力实现从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投资体制向以民间投资为主的投资体制的转变。在这个改革的关键时期,认真回顾一下我们曾经走过的路,对当前的现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就未来的发展做出一些建设性的构想是十分必要的。过去,国家发展经济的手段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资、扩大内需来带动经济增长。不可否认,这种投资体制在特定时期,在发展经济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现代化、吸引外资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民间投资无法比拟的优势,政府投资的主要成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集中投资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资源网络;二是通过规模投资形成了一批足以掌控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资产。这种以政府投资为主导地位的投资体制有效地解决了改革开放以前积累的存量资源使用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历史性任务的难题,并未今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资基础,政府投资的历史意义是值得肯定的。
虽然以政府为主的投资体制让我们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我们更应该正确面对成绩背后的种种隐忧。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一些问题暴露无遗。
首先,政府投资的绝大部分投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这就相对减少了政府在民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影响了公众生活质量的改善。基础设施投资与社会福利方面的开支是一种反比例关系,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支出的过多,那么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必然会相对减少,这样就肯定会产生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远远落后于经济增长的被动局面。
其次,政府投资过分专注于微观领域,这就严重影响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并且形成了新的存量资源,造成资源的严重流失和极大浪费。由于政府投资有其自身的规模效应,必然会形成资源的盆地效应,民间投资显然不具备与政府投资分庭抗礼的能力。所以,民间投资往往会无法进入或躲避政府投资过于集中的领域,政府则在这些领域形成自然的垄断地位。这样做的后果是政府控制着绝对的优势资源却又无所作为,造成许多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另一方面民间资本也无法成长壮大。
再次,政府投资具有自身的喜好,也就是投资倾向,不可能面面俱到。根据锦标赛理论,政府官员一般都是从内部进行考核选拔、竞争上岗,主要领导干部一般由上级主管部门选派。因此,政府投资可能会受到形象工程和短期利益的诱惑,片面追求政绩,权力寻租容易滋生腐败现象,造成政府的胡作非为和资源浪费。时下经常被媒体曝光的“政绩工程”“豆腐渣工程”就是很好的例证。政府作为公营部门应该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应该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在内,而不是追求自身的小团体利益和升官发财。从这个层面上讲,以政府投资为主题的投资体制也是造成城建系统腐败成灾现象的罪魁祸首。
最后,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投资体制无法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必然会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投资可能会使大量资源聚集到一些不需要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