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晓姗
中证鹏元评级研究发展部
年3月18日,上海交易所召开债券市场自律监管工作券商座谈会,会上表明了未来在风险防控方面的工作重点,其中提到“从严把握对弱资质发行人的审核标准”,将风险防控进一步压实到风险易暴点。弱资企业尚未有明确定义,从风险产生、演化的路径看,高杠杆是最初的源头,而最后违约前表现为可偿债资金的不足。所以,本文将重点分析杠杆率持续上升、现金短债比下降企业的融资特征及风险大小。一、政策背景年,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债券市场发行规模逆势增长。随着年下半疫情稳定,宽松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债券发行回归常态,同时,待偿还债券规模明显增加,年的偿还压力高于年。(详情可参考相关报告《偿还高峰期,兑付风险怎么看?》)此外,随着违约主体从民营企业扩大到高级别国有企业、类城投公司,市场风险需要重新评估。尽管城投公司债券虽然仍然保持刚兑,但非标违约在不断增加,而且随着地方财力分化加剧,城投公司的信用分化也出现明显差异。目前,债券市场处在改革的关键阶段,面临两大挑战:第一,年3月注册制落地,相关配套制度正在推进中。随着注册制的实施,债券市场参与主体将逐步扩大,随之风险多元化不可避免,对于投资者的风险评估能力和承受能力提出挑战。同时,注册制对金融中介机构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包括债券发行和存续期的管理能力,对发行主体的风险评估能力,以及风险处置能力。第二,目前,“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仍是我们的政策底线,受宏观经济疲弱和债务融资加大的影响,兑付风险逐步提升,各监管部门也明确了年的工作重点。例如,年1月4日,央行在明确了今年的十大重点工作,其中,第一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1月29日,证监会在年初的年度系统工作会议上指出,一方面要消化存量风险,一方面要防范增量风险,重点监管债券信用违约风险和“逃废债”等行为。在年3月召开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完善金融风险处置工作机制,压实各方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另外,交易商协会制定了取消注册发行强制评级要求的分阶段方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对于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取消了强制评级。由此,对投资者的风险评估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债券市场的风险,在当前主要存在于弱资企业,因其在负面事件冲击下的再融资能力明显下降,而短期待偿还债务规模较大,导致偿债压力的骤然攀升。针对于此,上海交易所明确,弱资企业的再融资将严格审查。对此,本文认为是出于两个目的,第一,控制新增债券的风险。在市场风险更加多元化的发展阶段,投资者的风险评估能力需要提升,在市场改革初期,监管机构和自律组织通过审核限制来把控风险,实现制度的过渡;第二,未来将重点推进弱资企业的存量债务化解。限制再融资是控制风险的一个方面,但唯有实现存量债务的化解,才能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风险实现化解。其实在年初交易所对此就有所行动,市场中有消息称交易所或推出区域分档划分审批城投债的政策,也是对弱资城投进行风险控制。年4月22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3号——审核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