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中国商业群体中的“政策意识”,开发商群体肯定位居前列,而北京的开发商更是翘楚。这不,各地楼市调控接力赛还没跑完最后一棒,北京的开发商已开始着手“去杠杆”。
值得注意的是,从北京、深圳等在国庆长假期间出台的稳定本地房地产市场政策的城市来看,“去杠杆”尤其是“二套及以上住房去杠杆”的政策取向表现得十分明显。
不少开发商在做一件事,重新筛选、甄别现有客户。
所谓甄别,有两个标准。
第一个标准,是针对那些未签约办理贷款申报而须调整首付的客户,进行购买力甄别。说白了,就是看首付提高之后,会流失多少客户——这是长期以来的常规动作。
第二个标准更具信号意义,是针对高杠杆融资买房客户。
什么叫“高杠杆融资买房”?
从4月开始,全国一二线热点城市的房价快速上涨,刺激了很大一部分投资性购房需求集中入市。由于是出于投资诉求,这些买房者动用杠杆的占比比较大。
多个项目操盘手反应,有用消费贷款凑足最低首付买房的,也有抵押已有房产作为首付买房的,甚至还有直接以民间借贷、三五好友众筹式为方式,凑足首付买房的。。
采用上述方式买房的客户,都是在赌3个月到半年之后,房价会有20%甚至40%以上的增长。这类“自己给自己加杠杆”的情况,集中出现在地理位置优越、区域市场认可度较高的地区的新开楼盘。加杠杆融资买房,与加杠杆融资炒股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房地产信贷宽裕时,这样的“自己加杠杆”的行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房地产项目,都不会带来太大的风险;但当房地产信贷定向收紧,“自己加杠杆”的客户,后续资金接续就成了问题,这不仅是买房者个人的风险,对开发商也是潜在的风险。
以投资为惟一诉求的客户群体,是对房地产价格波动最为敏感的群体。一旦房价波动加剧,这一群体的违约率就会陡然上升。开发商不愿意见到的一种局面就是,当房子还没有卖完的时候,项目里的一些房子就已被银行收走。
此外,房地产消费信贷“去杠杆”之后,由于接续资金的不确定,这些以纯投资为目的客户的支付能力就会出现问题,很可能无法以较低的资金成本凑足首付,或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比如增加3个月)。这就会打乱开发商的销售流程,要知道,高周转是这个行业最基本的玩法,时间就是最大的机会成本,一旦流程被打乱,回款拉长,就可能影响项目的利润率。
一位开发商朋友提示,买房应强调“量力而为”四个字,能买就买,不要凑钱、借钱付首付;能买就买,不能买就赶紧退。调控时代,现金流比什么都重要。
顺便也提醒一句,如今住房信贷的政策风向已经变了,加杠杆变成去杠杆,那些融资加杠杆投资买房的朋友,该果断斩仓了。
文章整合自地产中国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