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余成本在会计中简直太重要了,不仅在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计量中有,在应付债券和长期借款的计量、分期购买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租赁中承租人和出租人的后续计量中都会用到,每一个地方都可能考计算题。
摊余成本,顾名思义就是分摊后余下的成本,就是针对的分期付款而言的,把分期付款相对于一次性付款的多支付成本(溢价)分摊到各期。
简单的说,摊余成本就是某个时间点的真实本金。
摊余成本的计算思路适用于所有涉及本息的分期支付事项。我用最通俗的大白话解释下。
举个关于债券的例子(掌握摊余成本看这个例题就够了,教材上的计算比较复杂难懂):
你花元去买债券(就是把钱借给别人),期限是3年,债券面值元,票面利率10%(意思就是到期还你,每期向你支付利息*10%=80元),市场上的实际利率是5.38%。
1.第一年年初(购买时)
购买时你的本金就是元,所以此时摊余成本就是元。
即,第一年年初的真实本金(摊余成本)=元。
2.第一年年末(等于第二年年初)
站在第一年末这个时间点,你的理论上的真实本金应该是*(1+5.38%)=.42元,而不是元,因为元是一年前你购买那个时间点的成本,一年前的元和一年后的元的购买能力肯定不相等,一年前的元应该是和现在的.42元的购买能力是相等的。
所以,如果不考虑其他,第一年年末,你的真实本金应该是.42元。
但是,第一年末时,你还会收到债券发行人(借你钱的人)支付的利息*10%=80元,虽然你理论上的真实本金是.42元,但在年末这个同一时间点,债券发行人给你支付了80元的利息,你收回了80元,相当于.42元的理论上的本金收回来了80元,你的最终实际本金应该是.42-80=.42元。
也就是说,第一年年末的真实本金(摊余成本)=*(1+5.38%)-*10%=.42元。
其中,*5.38%=48.42元,是第一年理论上应该收到的利息;*10%=80元,是第一年实际上收到的利息。
3.第二年年末(等于第三年年初)
第一年年末的摊余成本.42元,就是第二年的期初摊余成本,也就是第二年期初的真实本金。
接下来到了第二年年末,站在这个时间点,第二年年末的真实本金=第二年年初的本金.42*(1+实际利率5.38%)-第二年年末收回的利息*10%=.14元。
也就是说,第二年年末的真实本金(摊余成本)=.42*(1+5.38%)-*10%=.14元。
其中:.42*5.38%=46.72元,是第二年理论上应该收到的利息;*10%=80元,是第二年实际上收到的利息。
4.第三年年末(按票面返还本金)
第二年年末的摊余成本=.14元,就是第三年的期初摊余成本,也就是第三年年初的真实本金。
接下来到了第三年年末,站在这个时间点,第三年年末的真实本金=[第三年年初的本金.14*(1+实际利率5.38%)-第三年年末收回的利息*10%-第三年年末收回的本金]=0元。
注意:最后一年年末,收回的钱不仅仅只有80元利息,还有票面面值元。所以在计算第三年年末这个时间点的真实本金(摊余成本)时,要把收回来的利息和票面金额这两笔钱都要扣除掉。
也就是说,第三年年末的真实本金(摊余成本)=.14*(1+5.38%)-*10%-=0元。
其中,.14*5.38%=44.93元,是第三年理论上应该收到的利息;*10%=80元,是第三年实际上收到的利息。
债券三年到期,债券发行人(债务人)的还本付息义务就已经结束了,你(债权人)的钱全部收回来了,所以这时你的真实成本(就是摊余成本)就变成了0。
总结一下上述计算过程:
第1年年末的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成本*(1+实际利率)-面值*票面利率=*(1+5.38%)-*10%=.42
第2年年末的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成本*(1+实际利率)-面值*票面利率=.42*(1+5.38%)-*10%=.14
第3年年末的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成本*(1+实际利率)-面值*票面利率-票面面值
=.14*(1+5.38%)-*10%-=0
再浓缩提炼成通用的公式:
某一期的期末摊余成本=该期的期初摊余成本*(1+实际利率)-该期期末收回的钱
以上关于摊余成本的计算,都是从最初购买债券时的买价元开始,按正向时间顺序计算的。这种情况下,摊余成本的意思就是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某个时间点的真实成本。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可以计算摊余成本的思路,就是根据未来的现金流量,按逆向时间顺序计算。这种情况下,摊余成本的意思就是根据未来现金流量按照实际利率折现到某个时间点的现值。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推导一下,也很简单。
以上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都是一样的。
上述例子针对的是购买债券,无论是不是债券,无论期数是多少,只要是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支付事项都是按照这个逻辑套路去计算,以此类推,摊余成本的计算就这么简单。
下面我总结了CPA考试中关于摊余成本的常见的重要知识点,后续计量中都可以采用摊余成本的计算思路。
推荐阅读:大白话重难点
室长平锅看过黄历了,今日宜赏,今年宜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