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债务融资作为外部融资方式,还具有哪些功能
TUhjnbcbe - 2022/10/8 0:09:00

引言

债务融资作为外部融资方式,还具有哪些功能?可如何进行优化?——首先,正如信息不对称理论所揭示的,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和内部的发布者之间所掌握的程度与质量是不一样的,这种双方信息不对称给企业盈余管理创造了机会,因此,外部信息使用者如银行和证券投资者等所使用的公司财务信息也是经过公司内部粉饰过后披露出来的,公司的管理层会通过采取盈余管理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债务融资比例与盈余质量

债务融资是上市公司常用的外部融资方式,尤其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较高的成长潜力,需要巨大的资金。政府部门对这类公司越来越重视,银行等金融机构也为这类公司提供了相应的金融支持,使得这类企业将债务融资获得的资金作为公司启动资金。

然而,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债权人对于企业信用的评级主要取决于企业所提供的财报信息,当企业的财报信息良好,有稳定良好的发展态势时,债权人就会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并对企业未来的偿债能力进行监督。企业管理层为了获得贷款和降低违约风险,会进行两种盈余管理行为,从而加深了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

债务融资作为外部融资方式,除了具有契约假设外,还具有外部治理的功能。一种观点认为公司管理层有提高盈余质量,以降低融资成本的动机,此时,债务融资的治理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对提高盈余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违约债务合同会导致企业付出高昂的成本,管理层不得不通过选择会计政策和选择性信息披露等手段进行盈余管理,因而负债融资对盈余信息的影响是负面的。

当债务融资比例较低的时候,公司的债权人对公司的盈余质量要求较高,其监督性也强,企业承担的债务融资成本较小,企业的债务融资可能是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和资金周转,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债权人对公司信用等级的要求越高,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小。

此外,较低的债务融资比例意味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因此管理者自身的利益与整个企业的利益会趋同,管理层会减少盈余管理行为,以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减少代理,抑制盈余管理,提高盈余信息质量。

根据债务契约理论,随着企业的债务融资比例的增加,债权人对企业的约束条件更严格,此前该企业承担的债务契约成本越大,企业的管理者越可能会为自己的业绩和声誉进行盈余管理来满足债务契约的要求,粉饰企业经营业绩,抑制债务融资对盈余质量的治理效果。因为这两种不同的因素导致不同的债务融资比例,企业盈余管理程度也会不同,因此盈余质量也会不同。

当债务融资在公司的监督和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时,债务融资的扩大将提高公司的盈利质量。随着债务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债权人对公司的财务要求和监管越来越严格,公司的债务合同难以实现。因此,公司管理层会加大盈余管理的程度以满足债权人的条件,从而降低盈余质量。

二、债务融资比例、盈余质量与资本配置效率

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广泛存在,公司内部经营活动现金流对公司融资需求、融资成本及融资能力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引发逆向选择、融资约束等问题。一般情况下,高质量的盈余信息有助于管理层把握投资机会,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缩减代理成本,进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高质量的盈余信息作为公司特质信息通过向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传递决策有用的具有可靠性与相关性的信息,能使投资者更加了解公司经营状况,降低投资者的信息劣势,减少投资者的逆向选择,缓解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促使公司有能力筹集更多的资金,并提高投资者对管理者监督与激励的能力,抑制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冲突,减少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提高投资效率。

而公司债务融资对盈余质量和资本配置效率具有双边影响。一方面,债务融资具有积极的治理功能,可以提高收益质量。

银行具有一定的财务实力,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来替代对中小股东的无效监管。在银行的监督和治理下,管理层会更加勤奋和负责,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管理层操纵收益的行为。此外,根据债务融资约束理论,债务融资比例高的公司不得不支付固定利息费用和高额的本金,这样会减少管理者管理不善或过度投资的机会。

Bartovaetal.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债务减少了自由现金流,管理层依赖自由现金流从事侵蚀利润的活动,如在职支出和过度投资。企业自由现金流减少,这就削弱了管理层攫取利润的动机,间接保证了收益的质量。

另一方面,在年Watts和Zimmerman提出的债务契约假说认为,企业偏离其债务条款的程度越大,管理层就越有动机使用会计程序将未来收益调整到当期。在债务融资之前,管理层也会美化收益信息,以获得债务契约下的融资资格。在动态博弈过程中存在债务提高盈余质量的积极治理功能和债务降低盈余质量的债务契约假说。

负债比例(规模)较低时,公司为了获取贷款资金和美化盈利信息,服务的动机较低,避免违约和美化盈利信息的动机也较弱。因此,在贷款比率很低的情况下,预计债务对盈余质量会起到积极的治理作用。

借贷利率较高时,银行为了避免信用风险,将提出更高的贷款债务合同条款和条件,管理层为达到贷款债务合同条款,存在粉饰的动机盈余信息,企业将会面临更高的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压力,为了规避制裁,经理人也有管理收益的动机。

因此,当债务融资比率较高时,预计债务契约假说占优势。债务融资也能通过向资本市场传递公司良好的盈利信号,有利于公司管理者为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筹集资金以避免投资不足,同时,较多的债务融资也能使债权人通过频繁地与公司接触和谈判,获取公司更多的私有信息,提高债权人对公司管理者的监督和控制能力以抑制公司投资过度。

因此,如果作为公开披露的盈余信息与通过债务融资获得的私有信息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存在替代效应,则盈余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可能会随着短期债务比例的提高而减弱,如果作为公开披露的盈余信息与通过债务融资获得的私有信息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存在互补效应,则盈余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可能会随着短期债务比例的提高而增强。

三、债务融资比例与资本配置和盈余质量的关系

债务融资比例与资本配置效率呈倒“U”型关系,即当债务融资比例较低时,债务融资的积极治理效应占优势,企业资本配置效率不断提高。但是,一旦随着债务融资比例超过一定程度,其融资比例的继续提高,将会降低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此时债务契约假说起主要作用。

进一步分析检验表明,在投资不足子样本中,债务融资比例与投资不足显著负相关,而债务融资比例的平方项却与投资不足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债务融资比例与投资不足呈“U”型关系,在过度投资子样本中,债务融资比例与投资过度显著正相关,而债务融资比例的平方项却与投资过度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债务融资比例与投资过度呈倒“U”型关系,即债务融资恶化了过度投资。

债务融资比例与盈余质量呈倒“U”关系,即债务融资比例可以改变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从而提高公司的盈余质量,起到治理作用,但是这种治理作用会随着债务融资比例的提高而被弱化,即在债务融资比例较高时,债务契约假说占优势降低了盈余质量。

盈余质量改善能够提高资本配置效率,随着债务融资比例的提高,盈余质量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会被强化,但是,当债务融资比例提高到一定程度,债务融资比例对盈余质量与资本配置效率的调节效应将会被显著弱化。

结语

总的来说,进一步分组检验表明,债务融资比例越多,公司越不可能存在投资不足但会出现过度投资的情况,随着债务融资比例的提高,盈余质量对投资不足的缓解效应将会被弱化,盈余质量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也会降低,且债务融资比例对盈余质量抑制过度投资的效应更为凸显。

1
查看完整版本: 债务融资作为外部融资方式,还具有哪些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