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素材来自网络。
做空并不一定是赚钱的,通常会赔钱。
而且因为做空机制自身的问题,赚钱是有上限的,赔钱是没有上限的。
卖空,简单讲就是先借入股票卖掉,然后等股价下跌后买回来再还回去。
假设,1月1日,刘能认为京东的股票现在10元/股的价格太高了,过段时间肯定要下跌。于是,他从券商手里借了股京东的股票,约定1个月后2月1日归还,并且缴纳使用费元。
拿到股票后,他以10元/股的价格卖掉,手里有了0元。
过了几天,股价果真如刘能所料,下跌了,刘能耐心等到了一个好价钱,8元/股,觉得这个价位应该是在2月1日前的最低价了,于是果断买入股,花了元。
于是,他耐心地等待在2月1日将股票还给券商。
这笔交易,刘能支出=元使用费+元购买股票费用=元。
刘能收入:出售股票所得0元。
刘能的利润:0-=元。
刘能在买入股票后,股票如果再下跌,或者再上涨,这个价格都跟刘能没有关系了。因为,他只需要还给券商这股股票就好了。
当然,购买的价格越低,刘能赚得越多;购买的价格越高,刘能亏的越多。去掉元的使用费,9元/股市他的平衡点。比这个低购买他就赚钱,比这个高购买,他就亏钱。
如果价格持续上涨,刘能就只能亏钱了。
目前的融资融券就允许卖空,当然你要是大客户才行。
举个例子,在19世纪,有个铁路公司哈莱姆,有小道消息显示该公司有利空消息。于是,大家都一致认为这只股票不值他当时的价值,这是一只可以卖空的股票。
大家公认到什么程度呢?哈莱姆公司有个董事,叫做丹尼尔德鲁,他也认为该股票存在做空的机会。
于是大家一起愉快地卖空这只股票。
当然,市场上要是有人卖,必须有人买才能完成交易。
市场上几乎唯一的买家是范德尔比尔,人称“船长”,是当时美国最大的船东。
终于,利空兑现了,哈莱姆公司的一条铁路经营权被驳回。
股票应声下跌,不到一个月时间,下跌了三分之一,从美元下跌到了70美元。
此时,大家疯狂了,抓紧把手里的股票卖掉,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投机者看住机会了,借入股票开始在市场抛售。
但是,此时市场上唯一的买家是“船长”。
很快,就在第二天,价格开始逆天了。当时大家还不懂“利空出尽是利好”这样的话。总之,股价上涨了。
开始大家没觉得有什么。
后来发现,不对了。
市场上股票的总股数超过了哈莱姆公司的总股数。
此时,卖空的人发现,他们需要5万股股票才能对卖空合约平仓。意味着,他们必须从“船长”手里购买5万股股票来偿还卖空时所购买的股票。
最后,船长心慈手软地以美元的价格将股票出售给空头,让他们来平仓。
第2战场:
船长还大量拥有另一条铁路,哈德逊铁路的股票,并是其最大的股东。
一些人看到船长当时正在参战哈莱姆铁路,认为他一定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如果从侧面攻击他一下也许是个不错的主意。
于是,他们对哈德逊铁路展开了卖空行动。
同样的故事,卖空的人需要平仓了,发现只能从船长手里来购买股票平仓。
此时的价格当然是船长说了算,说多少是多少呀!
这回,他没有卖股票给空头,而是借股票给空头,让他们平仓。利息是每天5%,比我们当前银行的年利率稍高一点。
这两笔交易,船长获取了万美元。这是在年代的故事。
再次作战
这次,哈莱姆铁路的经营真的出了点问题,空头们认为这回机会到了,再次做空这只股票。
空头为什么要犯同样的错误???
不知道。
反正,空头们再次犯了同样的错误。
纽交所的交易信息显示,这次船长拥有大概14万股哈莱姆的股票,而该公司一共才发行过11万股股票。
二者相差3万股,这是空头们借出来的股票。
这回船长很生气,“太不拿我当回事了”,后果很严重,他威胁要将股价定在0美元。
当然,船长生气归生气,出于维护市场稳定和人道主义角度考虑,最后价格定在了美元左右让空头平仓。
.11.27补充
可以看到,卖空的利润是一定的,亏损是没有上限的。
例如,刘能卖空的价格是10元,价格最低也就跌倒0元,每股最多也就赚10元,还要支付租用股票的费用。而价格上涨没有限制,如果上涨到50元,每股就亏40元;要是上涨到元,每股就亏90元。上涨越多,亏得越严重。
关于从哪里借股票:大家通过券商交易,比如船长,买了的股票就在券商那里。券商就把股票借出去了,所有市场上能有多过发行数量的股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