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建投融资历史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之前我一篇文章(《趋势
一文读懂基建投融资模式的历史演进及发展方向》)做过一张图,从各个角度说了这个问题,今天早上刷牙,突然想到了另一个角度,和大家分享。
什么角度呢?其实就是加杠杆的角度。大家知道,在金融或者投资行业有一个东西是很忌讳的,叫“短贷长投”,什么P2P、资金池,出问题大部分是这个原因,只有一个机构做这个业务没出过问题——那就是银行(老百姓的活期存款对银行是短贷,银行的投资是长投),也是银行强大信用的加持——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哪怕银行把我的钱去长投了,我的短贷也是随时可以兑付的。
那我们基建行业有个啥特点呢?特点就是“长资短投”,直译过来就是长周期资产短期投资,原则上我们投一个10年的资产(比如一条路),既然效益在10年慢慢发挥,那就应该采用某种手段,将未来十年的钱挪到现在,这样投入产出的周期才匹配,这个实现的手段就是融资。融资的核心就两个维度,时间上的维度就是用过去未来的钱(过去的钱就是REits,未来的钱就是项目融资),空间上的维度就是用别人的钱(比如银行贷款、供应链融资、施工利润,都是这么个路数)。但是显然,我们中国在过去的快速发展阶段,因为政策不完善、资本市场不发达、基建天然的公益特性等原因,很难建立投入产出端的周期匹配,经营性项目还好(如自来水厂、高速公路),非经营性项目(如市政路、公路)基本无法自匹配,那咋办?两个办法,大平衡、加杠杆。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非经营性项目只有政府具有供给能力与供给责任,政府用啥办法?当然是大平衡+加杠杆,大平衡就是非经营基建项目和土地出让金、税收大平衡,加杠杆就是对于长资短投的金融解决手段。
那杠杆怎么加?加给谁?从这个维度,我们可以透析整个基建投融资史。我分为了明暗两条线,N个阶段,先看明线:
1、年前,那时候基建体量小、经济发展快、出口情况好,可以自动消化,杠杆加的很慢;
2、年~年,4万亿出台,国家让地方政府加,地方政府也乐见其成,杠杆加到了融资平台和地方政府,其中主要是融资平台;
3、年~年,国家发现融资平台刹不住,收一下,然后地方政府站出来了搞BT,地方政府杠杆进一步加高;
4、年~年,地方政府杠杆太高,也不让加了,于是禁止BT与收紧融资平台融资,搞PPP,杠杆加到了企业(即社会资本),包括央企、国企、大型民企(不过大型民企基本都很难)杠杆率又上去了;
5、年~年,企业也加不动了,这时候搞专项债,杠杆加到省级政府,谁让省级政府债务率低、资信好呢;
6、年~年,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发挥中央预算内资金在重大项目的保障,似乎杠杆又开始往中央政府加去了。
以上是明线,然后暗线就是房价,年到现在,房价一直在涨,土地财政给地方政府贡献了足够多的基建投入来源,买单就是老百姓,这个也是大平衡之一。
所以总结起来,基建投融资史就是一个加杠杆史,加杠杆的对象有三个,政府、企业、老百姓,和互联网企业讲的ToG、ToB、ToC模式简直异曲同工,刚好整个国家的GDP构成从部门来讲,也就这三个。但这三个背后都有一个主体,就是银行,银行给老百姓提供按揭,给政府、企业提供贷款,进而间接给基建供血。但是这里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从我们的体制来看,政府、国有企业(含央企、地方国企、平台公司,不含民营企业)、银行是同一个信用体系,所以银行给政府(表现为原来对BT中土地抵押的支持)、国有企业(变现为显性或隐形的支持)都提供了一如既往的、强大的流动性支持,贷款利率一直较为稳定,民营企业、老百姓就不好说了,这两个贷款利率一直上下飘忽,该上必上,该下不得已才下。
最后么,再提出一个问题,从逻辑上讲,能加杠杆的主体目前看下来很有限了,只有中央政府还有余力加杠杆,企业、老百姓腾挪空间都很小,但从目前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来看,中央政府只能对跨区重大项目支出,所以估计就是这两年中央预算内资金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的原因,但中国的大部分基建应该还是在地方政府,这里有个错配问题,因为这个错配,未来有几个趋势可能值得我们注意:
1、好的地方依然加的起杠杆,不管是通过地方政府(如发专项债、用财政资金),还是通过企业(如当地平台),还是通过老百姓(如愿意在当地买房的老百姓),这个趋势统一叫新型城镇化,掘金核心还是在这里。
2、差的地方加不起杠杆,怎么办?两个办法,一个是选不加杠杆的项目(比如那种能自平衡的,但估计很少了,新能源充电桩这类新兴行业倒是可以观望一下),一个是不加杠杆(好好发展产业),不过领导的政绩怎么办呢?毕竟GDP比较难看)。
3、地方政府有没有其他突围手段?有,那就是等政策,比如过去的PPP、专项债,都有一波政策红利期,先下手总没错,后下手则错先机。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盘活存量,以前的拿出来搞TOT、REITS,没必要都放自己手上,也是个路子。
4、从行业来看,这样的方向对么?其实不全对。我们总是从数量上思考着加杠杆的问题,但很少从质量上考虑,包括全过程咨询、工程总承包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事实上,一个项目不能总从钱上考虑,这样考虑的只有杠杆、收益率,我们能不能从质量上考虑?比如块钱的项目只花80块钱?然后做出分的效果?在哪些方面可以努力?技术?信息化?还有没有哪些管理上的改进措施?这方面不同步进步,整个行业只能越走越艰难。
总体来看,年绝对是不寻常的一年,是转折的一年,是从数量型(杠杆)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一年,我们站在历史的岔路口,前方何去何从,我们既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最后,只有惟愿山河锦绣,国泰基(建)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